阿士匹靈防中風 也能攞命 婆婆長期服食 十二指腸大出血險死

阿士匹靈防中風 也能攞命 
婆婆長期服食 十二指腸大出血險死

【本報訊】長期服食阿士匹靈可引致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曾有一名心律不正的長者,為預防中風需長期服食阿士匹靈;雖然她同時服食胃藥,都不能預防十二指腸嚴重出血,輸了8包血漿及做3次胃鏡止血才能保命。
記者:陳沛冰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陳沛然表示,病人帶有幽門螺旋菌、長期服食阿士匹靈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可令胃或十二指腸黏膜受損,造成潰瘍。09年本港有研究指出,每10萬人中有30至70人會因胃潰瘍入院。
陳沛然表示,一名77歲婆婆本身有高血壓、心律不正及心臟衰竭,今年4月中她因嘔吐入院。入院後兩天開始嘔血,血色素由正常的11.5度急跌至6.5度,需轉入深切治療部留醫。
檢查顯示該婆婆十二指腸潰瘍嚴重,導致大量出血。因婆婆有心臟病,擔心她不能負荷做手術,故未能切除潰瘍部份止血,需暫時停用阿士匹靈。「我曾經同家屬講,(婆婆)未必救得番,要有心理準備。」婆婆共輸了8包血漿,曾試過一周內3度要醫生半夜趕回醫院,為她做胃鏡止血。幸好她留醫一個月後康復出院。
該婆婆08年曾出現胃及十二指腸出血,經治療後康復;09年起服食阿士匹靈預防中風,疑因此再出血,雖同時服食質子泵抑制劑以減少潰瘍風險,但仍未必能百分百預防潰瘍,當婆婆今年再復發,醫生暫停處方阿士匹靈。

避免進食刺激食物

陳沛然又表示,嚴重的胃潰瘍可以引致胃穿孔。一名53歲女病人,本身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需服食類固醇,上月底因腹痛入院。檢查發現她因嚴重胃潰瘍,導致胃穿了一個小孔,需緊急做手術修補穿孔,以免胃酸透過穿孔進入腹腔,引致發炎。
陳沛然指,要預防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人不應胡亂服藥,以免同時服用阿士匹靈及非類固醇消炎藥,「一啲老人家膝頭痛會食止痛藥,之後再食阿士匹靈,就會增加風險」。市民應避免進食刺激食物,減少對胃部剌激,若證實患幽門螺旋菌應立即治療。

由香港醫學會、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