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日前進行的MotoGP德國站賽事,原來在車手榜分別位列榜首及次席的柏度沙與佐治羅蘭素都先後受傷,二人更無法出戰周日正式比賽。事實上,兩個同樣是風馳電掣的運動,論危險性MotoGP無疑是比F1高得多。
科技日新月異,F1戰車的設備在近十多年不斷改進,對車手的保護性亦大幅度提升;冼拿在94年車禍喪生之後,慶幸至今再沒有出現類似慘劇。然而,科技再先進,以鐵騎較量的MotoGP,車手「皮包鐵」依然是不能改變的事實,稍有不慎便會隨時釀成嚴重意外,車手控制油門及處理身體重心轉移,都不能有半點疏忽。
自格蘭披治電單車賽於1949成立以來,在各級別賽事至今已有超過100位車手魂斷賽場,較近年的有03年日本鈴鹿站的日本車手「Kato」加藤大治郎,以及11年10月馬來西亞站的意大利車手西蒙施尼(小圖),羅斯亦受該次意外牽連而受傷,幸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