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芝識之:人人平等的大愛

式芝識之:人人平等的大愛

由於我是家中的長女,早在我六歲的時候,爹哋已悉心為我的將來作打算,叫我答應他大學修讀建築設計系,以助將來為家族生意出力,我一口便答應下來,並遵守了自己的承諾;某天爹哋叫我去考直升機牌,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考直升機牌不容易,需要多次筆試,半年後我成功獲取牌照;當爹哋叫我結束公關公司返去卓能集團幫手,我也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以上例子都算是我人生的重要決定,只要爹哋開聲,我會盡力做到最好。直至爹哋要求我快些找個男人假結婚,我清楚他是為我好,而且這也是理性、受到社會認同的建議,但偏偏我不能再次理智地去答應,只可以輕聲向他說「不」,因為我不能違背自己的心。

去年選擇正式公開和另一半楊如芯的關係,是因為楊如芯認為有需要讓別人知道我們是一對,在戀愛道路上尋覓多年終於找到同度餘生的伴侶,她希望和大家分享喜悅。事件激起社會大眾對同性戀以及同性婚姻廣泛的討論,令我感動的是香港的傳媒很持平,有關我和另一半楊如芯的報道,大部份是正面的,報道令普羅大眾對同性戀有更多了解,同時也影響了不少讀者對同性戀者作出認同,在此感謝媒體朋友的支持。

我和楊如芯都在經營家族有關的生意,家族盼望對我們來說多少是一種包袱,我們某程度上不止代表了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年長的一輩對於同性戀這回事仍然覺得陌生和很難理解,要得到他們的理解和包容,我相信首先要基於彼此的尊重和體諒,當然我們也要尊重上一輩的感受,不能夠拍枱說「我係咁嘅啦,你要接受我!」等待他們的接受是一個過程,需要有足夠的時間。
但互相尊重並不是不發聲的理由和藉口,所以今年年初我正式加入「大愛同盟」。我和楊如芯的事件經過廣泛報道之後,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是香港同性戀者的代表,我從來不認為自己可以代表甚麼,但為同性戀者爭取平權這個議題,的確是我很在乎的,同性戀者因為社會的眼光,身心均受到很大的壓力和困擾,這些荊棘路程我都一一走過,我認為自己應該出一分力。
加入大愛同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我佩服大愛同盟每一位成員,大家來自不同行業和界別,有DJ、有藝人、作家、政客、義工、學生,有同性戀者也有異性戀者,大家一起為爭取平權出力,是很讓人感動的事情。雖然每個成員內心的想法可能有不同,但我們十分團結,互相支持,因為我們有着共同目標,致力為不同性小眾發聲,消除歧視爭取平權,共同創建多元共融社會。

爭取性傾向歧視立法,首先需要的是聆聽,然後理智討論。

現時香港不論是政界或社會各階層,都出現分裂的現象,以我對中國歷史的有限認識,也知道分裂可釀造出大悲劇,只有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唱出共融和諧的歌曲。我認為要爭取性傾向歧視立法,首先需要的是聆聽,然後理智討論,不一定哪個大聲或者哪邊人多就能事成。相對以激進手法去爭取平權,我傾向選擇以較溫和的態度和手法,去爭取性傾向歧視立法。我和大愛同盟部份成員並不一樣,七一我沒有上街,我不是運動家,每個人選擇不一樣,大家可採取不同的方式向同樣目的地進發。例如人民力量的慢必陳志全,若非加入大愛同盟,正常的情況下我是沒有機會和他認識的,現在我們成為了知己。可能很多巿民不支持他所屬的激進黨派,但無可否認,社會是需要一些激進表達方式存在的。
香港書展2013已於昨天開始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在此向大家推薦由大愛同盟策劃的《大愛同誌》,主題是「聚結各方大愛力量,張揚攣直大千色相」。《大愛同誌》集合了名人獻文、訪問、插畫、小說,以豐富內容展示性小眾的大千世界。在知名攝影師余靜萍及夏永康的鏡頭指導下,劉若英與魏如萱的甜蜜纏綿、吳嘉龍及湯駿業的生活細碎,帶讀者走進看似陌生但又尋常不過的同志愛情世界。
性傾向歧視立法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這本《大愛同誌》就是傳遞訊息很好的平台,大家齊心以文字和創意,分享對多元同志文化以及平權運動的所思所想。本周日我會聯同何韻詩、黃耀明一起出席《大愛同誌》的簽名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是次出版為大愛同盟的籌款活動,收益會用作支持大愛同盟的運作,以及推行公眾教育的開支,往後繼續宣揚人人平等的大愛精神。

我們要尊重上一輩的感受,等待他們接受是一個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

Profile:趙式芝

  趙世曾女兒,卓能(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慈善機構芝芝工作坊創辦人,愛好駕駛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