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復耕農地僅5公頃可用

東北復耕農地僅5公頃可用

【本報訊】政府滅村發展新界東北,摧毀區內28公頃農地。發展局聲稱經勘察後,在古洞南發現最少34公頃農地可供復耕,卻遭踢爆地皮早已被發展商「落釘」。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承認,區內僅得5公頃閒置農地為官地,並指不排除收回荒廢的私人農地供復耕之用。土地正義聯盟質疑當局屢轉口風,只為敷衍反對聲音。

或收回閒置私人農地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新界東北發展方案。議員質疑當局規劃向財團及富人傾斜,復耕安排亦欠妥。公民黨湯家驊批評,當局聲稱古洞南有34公頃農地可供復耕,但無法保證農戶能與地主達成復耕協議,資料誤導。他又指,早前的諮詢階段,政府未有派人諮詢受影響農戶意見,做法欠妥。議員又認為,過去漁護署的復耕計劃成效欠佳,每年成功配對個案僅得數宗,卻有數百人輪候,質疑當局未能解決農戶復耕的需要。
陳茂波承認,古洞南34公頃可供復耕的閒置農地,只有5公頃屬官地。首階段發展雖有12.7公頃農地受影響,但新界東北發展時間長,漁護署有足夠時間主動聯絡地主,為有意購買或租用農地的農戶作復耕配對。當局不排除收回閒置的私人農地,協助農戶復耕,但過去無政府收回農地後,重作農地用途的先例,要與食物及衞生局再商討。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補充,以往地主不願將農地長期租予農戶,今次政府認為古洞南適合作復耕規劃,地主毋須再期望地皮可作其他發展,估計農戶租地阻力較少。

高球場納新界北發展

土地正義聯盟成員朱凱迪批評,政府被踢爆復耕地被「落釘」後,就急轉口風稱不排除收地發展農業,說法不可信,「復耕計劃係幻覺,地主根本唔租畀你,(當局)俾人質疑就轉口風,只係敷衍反對聲音」。
多名議員亦追問政府,為何不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取代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陳茂波稱,諮詢去年進入第三階段,公眾才提出將高球場納入發展範圍。當局已將高球場及行政長官別墅地皮,納入明年展開的新界北發展研究,但研究需時,不能取代東北規劃。他又強調,若未經研究就收回高球場,地皮只會用作「曬太陽」,不能「為收地而收地」。近期政府已收回高球會租用的1.5公頃苗圃地皮,納入今年賣地表,故不存在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