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環】
撤與不撤之間,有很大空間,「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正研究明年一旦佔中,何時及如何撤退。佔中倡議人之一的陳健民透露,考慮透過網上媒介讓佔中參與者即場投票決定撤退時間;若政府即時拋出政改讓步方案,亦考慮由參與者即場公投定奪強調佔中參與者的取態,將成撤與不撤的關鍵。
記者:許偉賢 莫劍弦
佔中運動三位倡議者戴耀廷、朱耀明及陳健民正籌備10月第二個商討日的細節,與此同時,亦已就一旦佔中時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而撤退將是他們聚焦研究的課題。陳健民稱,留意到2010年9月反國教大聯盟撤出政府總部時,也曾在不少參與團體中惹起爭拗,吸取有關經驗,佔中會詳細研究撤退方案,確保參與者有表態的機會。
他指出,或會研究透過facebook等網上媒介,容許參與者即場投票決定何時撤退時間,另外亦考慮由參與者決定,一旦撤退,是否全面撤出中環,還是有先撤至政府總部,然後再解散等撤退路線。
擬設後援會增加支援
而佔中運動更加要重點研究,一旦政府突然臨場拋出讓步政改方案,試圖解散人群「拆彈」,「我哋係要去談判、抑或繼續留守?呢個問題都要認真去諗,因為啲參與者可能會有唔同意見」。陳健民指可行方法或是由佔中參與者即時決定是否接納談判,強調最終絕對不會由三位佔中倡議人自行說了算。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憶述去年在政府總部辦反國教集會,在政府提出讓步方案後,反國教大聯盟20多個團體隨即開會商討,由不同團體各自表達他們的分析及考慮,最終投票決定去或留。他指當時運動由反國教大聯盟負責,但如今佔領中環的策略,均由三位發起人決定,認同佔中要考慮整個決策機制,例如會否透過成立聯席由不同團體共同決定,還是由三人掌最後話事權。
坊間有意見認為,佔領中環應該設立後援會,讓只是支持者而非參與者的「粉絲」,在宣傳及動員方面發揮更大的支援力量,陳健民稱有關建議值得考慮,尤其不能參與的學生組織,可透過後援會擔當「啦啦隊」,有助體現社會各階層的全力支援。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一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