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這階段,大家會否發現路面特別多朋友,進行單車這項體育運動呢?除了進入暑假外,每年一度環法單車賽正進行,也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雖然除了環法現時香港也可看到環意大利及環西班牙等比賽,但令人嚮往度,誰也比不上環法單車賽。
這項「神聖」的多站式比賽傳統每年7月初進行,通常有兩個計時賽,會有到達庇里牛斯山及阿爾卑斯山,而終點則在舉世聞名的香榭麗舍大道(到時也想看看在終點會否見到世青盃獎盃)。今年是環法第100年,很難想像這麼獨特尊貴的比賽,最初舉辦目的是一個純商業決定。
環法與法國歷史上有名的「德雷福斯事件」有關。一個猶太裔的法國軍官在1894年被誣告叛國之事,令法國因反猶太傳統起了大爭論中。一些反猶太的報人和廣告商,不滿當時法國最大的體育報紙《Le Vélo》的立場,決定另辦一份體育報《L'Auto》,這也是當今法國《隊報》(L'Équipe)的前身。由於銷量欠佳,舉辦環法當時是為拯救報紙銷量。最早設想的是5星期比賽,結果只有15人報名。《L'Auto》的編輯於是把賽程改為19天,並給參賽者補貼。最後有60人報名,其中有形形式式的業餘人物。
那時比賽可以到達半夜。而這一近乎殘酷的賽法吸引公眾報紙也得益,當年發行量從賽前的25,000份升到65,000份。1908年到了25萬份,在1923年環法期間高達50萬份。最高紀錄是在1933年,日發行量據說至854,000份。而現時大家熟悉的「黃色戰衣」,往日是「黃色臂章」,選黃色是因為《L'Auto》報紙紙章是黃色的!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