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公佈第二季經濟數據之前,先有總理李克強首度「鬆口」,在廣西經濟座談會拋出經濟增長不能滑出下限的「底線論」,後有財政部長樓繼偉提出6.5%至7%增長率也不是大問題的講法,令市場一度擔心內地對於經濟增長的容忍度提高,隨時「保七」也不成。由此可見,上一季經濟數據主要反映習李政權對於「經濟增長率」的看法,而次季增幅達7.5%符合市場預期兼勉強保持全年官方目標,這讓市場感到中央不狠心讓經濟增長遠遜於目標,至少有穩軍心的作用。
和溫家寶經常發表力撐股市言論不同,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極少刻意發佈利好消息以討好資本市場,反而其整頓金融的舉措步步升級:3月叫停理財產品,4月掀起債市清查風暴、5月嚴查外貿做假,而在6月銀行資金抽緊之際,央行更刻意從緊。而在內地發佈第二季經濟數據,總理李克強首度「鬆口」,被認為是罕有的向市場釋出善意之舉,意味之前曾多次出乎市場預料的「主動調控」,可能已告一個段落。同時,市場亦開始估計,中央將於8月提出財政措施,以保住經濟增長。
對於政策消息方面,市場突然由悲觀轉為稍為樂觀,又是否太樂觀呢?作為中國總理,李克強對於調控經濟的立場,絕不可能隨風擺柳,所以所謂「善意」亦有一定限度,而面對下半年出口環境惡化,中國經濟下半年形勢更加嚴峻,再加上錢荒是否真正告一段落,實在是未知之數,即使政策負面消息已經見底,A股以至經濟,仍難談得上確認見底。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