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難做 粵製衣廠撤走

高成本難做 粵製衣廠撤走

【轉移陣地】
昔日勞動密集、製衣廠林立的廣東,如今隨着「騰籠換鳥」、「築巢引鳳」等措施,廠家受不住高工資、高成本的經營環境,紛紛外撤。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於去年全國兩會,被問到廣東高成本對外商的影響時,即呼籲商人可到成本較低的粵西發展。於廣東從事製衣逾十年的港商稱︰「五年前,一張單可以食到六成左右,𠵱家得三、四成,畀人工都唔夠,仲有水電費,喺東莞、深圳啲廠全部要執,𠵱家喺佛山仲有得做已經好彩。」
製衣及紡織業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則認為,廣東一帶已非製衣界福地︰「現時工資,加埋社保、包食包住,一個內地工人要成4,000蚊人民幣一個月,即係約5,000蚊港紙,今年省兩會,仲話到2020年GDP要翻一番,換言之,到2020年,一個內地工人一個月超過1萬蚊人民幣,你就算去到粵西,我當你平三成,都要7,000蚊,咁嘅成本點同出面競爭?」他認為,未來廣東仍會有一些高技術但低產量的中小企,但大廠、大定單將會集中緬甸、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當地的政治因素同基建落後會帶來一定風險,但成本較低,相信好多廠家唔介意做開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