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美國退市 中國頭痕 - 盧峯

國際Z世代:
美國退市 中國頭痕 - 盧峯

剛過去的中美高層戰略會議算是有些火花。先是汪洋(圖)來個佻皮的「不能離婚論」,比喻中美不能各走各路。然後是美國副國務卿公開跟中國算賬,指中國、香港在斯諾登案上不夠朋友,任他安然離去,令美國政府撲一個空。
其實在火花、唇槍舌劍背後還有一些更實在、更重要的課題,那就是美國聯儲局退市對中國的影響。在戰略會議後,中國財長樓繼偉特地談到退市問題,認為措施對國際市場衝擊甚大,美國出手前該考慮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但他強調資金流動在中國仍受限制,退市不會對中國有太大影響。
聯儲局退市是足以撼動全球金融秩序及資金流向的大事,以中國現時的國際化程度來看,以中國外滙儲備之龐大及介入國際資本市場的深度來看,美國退市帶來的衝擊其實非同小可,中國政府只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而已。別的不說,單單是退市帶來的貨幣滙價大震盪,包括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就直接威脅中國的出口企業,並危及就業市場及經濟成長率。要不是這樣,中國官員才不會特別提出討論退市對他國的影響。

可惜,樓繼偉的話說了等如白說。美國自二次大戰後便控制國際財金秩序,成立IMF 、World Bank固然是美國的主意,七三年突然放棄金本位制讓美元自由浮動同樣是美國總統一人說了算,他人的死活麻煩美國才不管。這種金融政策上的單邊主義歷史稱為「benign neglect」,簡單來說就是「話之你」!
事實上不管是美國財政部或聯儲局在決策時考慮的都只是本土利益,對他國的影響根本不在考慮範圍。未來如何退市,分多少步退市同樣只會看美國的情況如失業率,不會多想對他人的影響。中國及其他國家還是自求多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