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麴,被日本人視為萬用調味料,在日本、台灣等地更人氣高企。這股旋風亦開始吹至香港,不少日本餐廳開始推出鹽麴、醬油麴料理,用來醃肉,甚至做醬汁,令菜式鮮味提升外,還有美肌養生之效。
記者:吳蔡邦 攝影:伍慶泉
模特兒:Inez@Starzpeople
醃肉 味鮮減膩
由米麴、鹽和水混合發酵而成的鹽麴,味道甘鹹,不像鹽般死鹹,又能提升食材鮮味,被日本人視為萬用調味料。而大戶屋相信是最早引入鹽麴料理的日本餐廳,「日本那邊的大戶屋,早於兩三年前已推出鹽麴菜式,香港則於早前引入,我們還分別用上了鹽麴及醬油麴。」大戶屋負責人說。鹽麴及醬油麴有何分別?正如剛剛所說,鹽麴是以米麴、鹽及水發酵而成;醬油麴則以醬油代替鹽,兩者味道相似,不過醬油麴與海鮮更合拍。由於香港的鹽麴潮未如日本般普及,故餐廳將它稱為「燒鹽米糟」和「燒醬油米糟」。為何叫米糟?「米糟是米麴的另一名稱。」哦,明白了!在日本,不少人會自製鹽麴,但大戶屋卻選擇用現成的製成品,「因為鹽麴這類發酵製品,與酒一樣,酵母質素對成品很重要,發酵越耐的酵母,做出來的鹽麴效果越好,我們用上永田釀造廠製造的鹽麴,這間釀造廠有過百年歷史,其酵母質素自然屬佳品。」
翻開餐牌,看見有燒鹽米糟及燒醬油米糟系列,牛脷、五花腩等肉類統統以燒鹽米糟作調味,賣相雖然與一般料理無異,不過入口便發覺零舍不同。以系列招牌燒鹽米糟熟成五花腩為例,未入口時以為五花腩會好肥膩,但由於脂肪被鹽麴分解,油膩感覺大大減低,肉味更突出。另外燒鹽米糟牛脷及牛肉同樣出色,由於牛本身脂肪比豬少,牛肉吃起來口感更鬆化,而牛脷則變得入口即溶。雖然海鮮都可以用鹽麴,但用醬油米糟就更好。最欣賞燒醬油米糟池魚,由於醬油有顏色,因此醃過的池魚帶點棕啡色,賣相吸引,而且魚肉亦因醬油麴的關係,變得結實,加上有層次的鹹香,完全顯出醬油麴的功能。
當醬汁 鹹鮮夠清新
鹽麴,其實可以加入不同的食材做出不同種類的鹽麴。響Hibiki採用了自製的「鹽麴漬」,以山葵、米麴、鹽發酵而成,味道帶點山葵獨有的辛辣,最宜用來配刺身。這兒的刺身拼盤的三種醬汁中便附有「鹽麴漬白芥末」,它有米麴的酒香味、山葵的辣,加上點點鹹味,跟刺身十分搭調。其實鹽麴亦可以用來做醬汁,別府九州地獄拉麵專門店就把鹽麴當醬汁,放在番茄片上,加上柚子,製成冷盤柚子鹽麴番茄,感覺幾特別,番茄口感像啫喱,味道帶鹹帶酒香,感覺清新。
鹽麴美肌又排毒
鹽麴其實是日本最傳統的調味料,百多年前已經出現。鹽麴一般以水、米麴和鹽混合發酵而成,在發酵時,鹽麴會產生分解酵素及乳酸菌,能分解肉類的蛋白質,使其軟化。另外,它又含有豐富維他命B雜、胺基酸、活性酵素及乳酸菌等,有消除疲勞,修復肌膚細胞、幫助排毒等功能。
a. 大戶屋
(2573 8333)
地址:銅鑼灣羅素街8號3樓
b. 別府九州地獄拉麵專門店
(2748 6898)
地址:尖沙嘴彌敦道100號The One 5樓501室
c. 響Hibiki
(2367 2208)
地址:尖沙嘴加拿芬道20號加拿芬廣場2樓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一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