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推出「$12.8餐蛋飯」的銅鑼灣心燒食堂,成功幽了$128的天價餐蛋飯一默,負責人Aska笑言只屬「抽水」,心燒食堂真正要落實的善心搞作,是推出待用飯券,派給有需要人士。
心燒食堂更廣邀區內食肆參與,計劃名為「Happy Friday」,讓貧困及獨居長者老有所「食」,已開始首階段籌款及派飯,期望在未來3個月,參與的食肆在門口張貼「膳有善報」貼紙,長者憑飯券可入內用膳;終極目標是愛心食肆遍地開花,「唔係心燒獨有,亦唔使記得心燒係第一間」。
心燒食堂於大半年前開業,負責人阮浩裕(Aska)與龍家輝(Paul)一硬一軟,Aska火爆,Paul眼淺。Aska心願是「當餐廳有盈利,就要做慈善」。善有善報,心燒得演藝界黃偉文、徐濠縈、黃耀明及盧覓雪等人支持,成為名人飯堂,生意漸上軌道。Aska君子一言,隨即與Paul聯絡聖雅各福群會合作,展開待用飯券計劃。
已籌得七千多元善款
計劃分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會先落區派飯,了解貧困長者的膳食口味,第二階段是廣邀區內食肆參與,由心燒食堂籌款,愛心食肆會在門口張貼標誌,長者憑券用膳,食肆憑券到聖雅各福群會換錢;第三階段為客人自行向食肆購買飯券;第四階段是各區都有愛心食肆。
Paul表示,待用飯券的概念,是參考意大利及台灣的待用咖啡文化,及深水埗明哥的飯券模式,希望客人光顧餐廳之餘,向餐廳捐款,令有需要人士憑待用飯券,到愛心食肆用膳。「當你食餐飯食得開心,不妨諗吓可以平等分享,畀低25蚊,讓有需要人士都有得食」,心燒食堂現已籌得七千多元善款。
心燒食堂日前在聖雅各福群會,為30位長者提供免費的粟米斑腩飯,了解到長者「鍾意多餸,可以分兩餐食」的需要。Paul認為最大的困難是說服食肆參加,「要畀佢哋知道,可以喺飯券寫明繁忙時段提供外賣,非繁忙時間或者落場先招呼堂食,唔會阻住做生意」。灣仔的財記辣蟹一口答應,提供午膳「碟頭飯」。
老闆直言向明哥致敬
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郭偉生表示,「老人家有自尊心,要佢哋問人拎飯食會好難受,但有張券喺手,感覺似有畀錢,唔係白食」。他又指灣仔及銅鑼灣區的食肆偏貴,「冇40蚊都好難有飯食」,但食肆於星期日中午人流比較少,不妨利用這段時間照顧貧困的長者。
Aska說,推待用飯券是要向深水埗明哥致敬,亦希望市民養成習慣,「唔係心燒獨有,亦唔使記得係心燒搞出嚟」。計劃以長者為對象,初為人父的Aska表示,有次在藥房門口看見一位老婆婆孤苦無依,他反思:「點解我個女就萬千寵愛,但個老婆婆由細路女變成老人家之後,就無人錫?」他指一頓飯雖是小恩小惠,「有人關心老人家,意義遠多於一盒飯」。
「『家.香港』係做騷」
Paul表示,社會上仍有許多長者未有溫飽,「政府畀3,000幾蚊佢哋,大半數錢都用作交租,每餐得10蚊8蚊食飯」,他認為政府「幫唔晒長者」,「搞乜嘢『家.香港』都係洗太平地做騷」。他謙稱自己不偉大,又指「如果每人都願意多做細微細眼嘅好事,世界會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