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嫖妓,父找數 - 高慧然

子嫖妓,父找數 - 高慧然

港聞版常有匪夷所思的新聞,印證「現實比小說更離奇」的至理明言。17歲少年外出嫖妓卻無錢找數,妓女報警,結果要勞煩少年的父親去替兒子埋單還風流債。這算是甚麼教育呢?性教育?通識教育?消費者責任教育?抑或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家庭教育?也許經此一役,這一對父子的關係有了突破性變化,由父子變身兄弟,可以一起分享嫖妓心得,互換嫖妓資料,父親介紹熟客給兒子或許價格可打折……父親替兒子收拾蘇州屎的故事聽得多,但父親為兒子找嫖妓數,且兒子是未成年的少年,這樣的故事仍驚世駭俗。
不難想像這家人的生存狀態,一家人擠睡在套房內的上下格床上,父母趁孩子睡着,或假設孩子睡着後偷偷行房,青春期孩子從小接受另類性教育,與父母之間不能建立尊重與被尊重的關係。所以嫖妓無力找數,不是向朋輩求救,而是讓父親埋單。
絕非危言聳聽,香港有多少比例的孩子在那樣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父母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孩子也沒有能力正常建立人際關係。林鄭怪責香港人不肯生育,導致出生人口下降,可是對人生稍有要求的年輕一輩,希望解決了最低限度的居住環境才迎接下一代,又有甚麼錯?所謂最低限度,是子女與父母不必擠住在一起,因為不人道的物理空間失去彼此間的尊重。這麼低的要求,在香港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