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一句「6.5%至7%經濟增長率並非大問題……今年成長率可達7%」,引起市場震盪,質疑中央是否改變了今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新華社昨晚急補鑊,將「樓氏成長率」修訂為7.5%,冀挽回市場信心,但卻出現羅生門事件。
記者:周燕芬
樓繼偉昨在美國華盛頓參與「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時表示,內地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首季經濟增長為7.7%,預期下半年增長或會略低,但6.5%至7%經濟增長率並非大問題,相信今年成長率可達到7%。上半年大陸成長率可能低於7.7%,但不會差太多。」
市場質疑政策有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發表「穩增長」談話,惟樓繼偉一番言論卻將市場信心再次打翻,引發市場恐慌。事關過去中央極少調低全年GDP目標,樓氏言論或暗示中央心中「下限」底線或是6.5%。國家統計局下周一公佈第二季GDP數據,市場預測為7.5%。
樓繼偉早上發表言論後,野村便發表報告指收到投資者查詢,究竟中國是否調整了對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較3月人大通過的7.5%要低?野村對言論持審慎態度,並要待中央進一步澄清。《金融時報》隨即發表評論文章,指樓繼偉談話令人懷疑中國政策是否有所轉變。今年7.5%增長目標是前任總理溫家寶訂立,但當時的副總理李克強也有參與制訂。
美銀美林估計,樓談及的7%應該是指「十二.五」規劃的五年平均增長目標。因為若今年目標為7%,意味下半年經濟增速只有5.2%!而樓談及的6.5%至7%增速,應是未來數年的情況,而非今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很有機會將2014年的目標訂在7%,而至2020年相信中國經濟增速有機會放慢至5%至6%。瑞穗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強調,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要由人大通過,並非一個財政部長說了算,因此樓這次言論,只表明新一屆政府的思路,跟上屆政府不同,而是「經濟質量重於經濟數量」。樓透露6.5%至7%增長率不是大問題,反映中央心目中的經濟增速下限底線,關鍵是確保就業穩定。
改新聞稿變羅生門
市場充斥疑慮,新華網昨日下午3時左右發表題為《中央政府經濟政策從未改變》文章,強調要着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傍晚更改正新聞稿,將樓氏成長率可達7%的字眼,一律改為7.5%,似為樓氏兜底澄清,但卻衍生羅生門事件。
麥格里發表看淡報告,將今明兩年的中國GDP分別下調至7.3%和6.9%。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明年情況應該好於今年,中央對今年全年增長的底線應該是7.5%。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