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拒搬遷卓佳佳︰犧牲我哋搞融合

隔牆有耳:拒搬遷
卓佳佳︰犧牲我哋搞融合

【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卓: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成員卓佳佳

政府上周四公佈新界東北發展最新方案,粉嶺北及古洞北村民雖然有強烈不遷不拆的反對聲音,但政府已一錘定音,決定將所有非原居民村落夷平,不少村民面臨強拆,逾千家園被消滅,換來17萬人的居所。

記:東北村民對政府的滅村發展有何看法?
卓:我哋真係好失望,一早已經講明希望撤回呢個發展計劃,但陳茂波就一意孤行,村民最想嘅係繼續住喺度。公平啲講,政府係有回應到市民訴求,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調高到六比四,但我哋村民最大嘅訴求係不遷不拆,佢就偏偏唔肯聽。民間團體去年已提出粉嶺高爾夫球會佔地170公頃,鄰近古洞北發展區,認為政府應收回發展,取代爭議較大嘅東北發展,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斷言不可能,但又稱會納入新界北發展計劃。

記:村民是否較贊同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取代東北發展?
卓:我哋唔係話要針對富豪,但係到底政府嘅規劃發展選址原則係乜嘢呢?點解要鏟走幾千人住嘅地方,然後留低只得好少人打波嘅高球場呢?陳茂波之前話東北發展用咗十幾年時間,所以發展高球場都要,咁點解十幾年前做規劃嗰時唔諗用高球場做替代呢?更何況政府成日話發展影響少數人幫成個社會,到底鏟走幾千人住嘅村落影響大啲,定發展高球場影響大啲?

記:政府在新方案剔走坪輋/打鼓嶺發展,有指是淡化深港融合甚至是割地賣港,你覺得如何?
卓:大家唔好以為坪輋/打鼓嶺唔會俾人搞,其實政府都講明將佢同邊境禁區劃埋一齊,變成「新界北新發展區」,而不斷開發新界嘅邊境,其實就係為咗深港融合計劃。大家都知劏房、籠屋戶點解喺晒市區,係因為做嘢地方喺正市區內,好多人就係唔想俾房署編排去東涌、天水圍住,所以先住劏房繼續輪候,如果要起公屋點解唔喺市區搵地起,而係去到咁偏遠嘅新界邊境?

面臨迫遷的村民去年參與遊行,要求政府叫停東北發展。

最新方案中,政府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調升至六比四,但同時新引入公私營合作,容許發展商原址換地發展,稱之為「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但被各界質疑是向地產商「跪低」、利益輸送。

記:有指政府提高公私營比例,有助更易爭取市民支持發展方案,壓倒村民聲音,你有同感嗎?
卓:佢提高公屋比例係回應民意,但唔代表𠵱家已經係最佳方案。我哋反對東北計劃唔等於反對所有嘅發展計劃,只係唔想你搞香港三分之一活躍農耕地都集中喺度嘅東北。所以開發邊境到底係為咗港人定係深港融合,大家應心裏有數。我哋一直認為香港冇人口政策,政府推行乜嘢新發展區都冇合理嘅理據,因為人口估算咁多年嚟一直向下調,甚至近年有成廿幾萬間空置單位,其實係房屋分配不均唔係供應唔夠。如果真係要解決基層住屋,咁點解前北角邨同何文田邨地皮要拎出嚟拍賣做豪宅?

記:是否覺得公私營合作是為地產商「度身訂做」,方便他們發展已持有的地皮?
卓:𠵱家個政府好明顯弱勢到只向權貴屈服,但絕不向民間妥協。舊年地產商聽到上屆政府話要傳統模式發展,統一由政府收地,立即群起攻之甚至話要打官司。正因為個新政府冇民意基礎係靠呢班權貴扶持,所以𠵱家咁快就要低頭。其實利益輸送得好明顯,因為政府幫地產商改埋土地用途,到時補地價就可以自己發展,但大家都知補地價好多時只係雙方坐低傾掂數就得,地產商最終一定有得賺。

特首梁振英強調急市民所急,上任後「盲搶地」建屋,表示希望有需要市民盡快上樓,可是房屋政策卻章法混亂,本來對他期望甚高的市民也開始失望,房屋問題壓制梁振英民望,市民對住屋問題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梁振英及一眾官員似乎束手無策,日後民意衝突勢所難免。

記:有市民認為,村民堅持不遷不拆是站在其他人住屋需求的對立面,你有何解釋?
卓:我哋好明白香港好多人住得好差,好需要人幫,但大家唔好俾政府呃到,甚至分化我哋。大家要明白樓價唔係單單供求問題咁簡單,增加供應唔一定令樓價下跌,因為樓市唔係用家話事,𠵱家市場有8.2%單位空置,正好講明呢個問題。再者,我哋反對東北發展唔係要推倒所有其他發展,本土農業同工業都好需要政策支持保留,係城市永續發展重要嘅一部份。今次受影響嘅都係非原居民家園,大家好似新界二等公民咁,永遠都係拆佢哋嘅屋企先,但其實唔少人係二戰後已經扎根喺度,點解每次都要犧牲佢哋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