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夏天有一陣子了,電子網絡也充斥着「跟陽光玩遊戲」、「陽光與我捉迷藏」、「我要變泰」等照片集,又或在Facebook 洗版式沙灘Check In。人們心中都以「沒有最黑、只有更黑」去面對這個炎夏,真正的來一個你又曬,我又曬……然後就是曬傷了的夏日!
其實要曬得一身耐看耀眼的古銅色,是需要耐性和心得的。眼看曬黑新手胡亂暴曬後換來一身燒乳豬紅,弄到中暑又曬傷,隔幾天或一星期表皮脫落後膚色又再還原,在此不如將自己少少曬太陽心得跟大家分享。
四防曬要點
第一,曬太陽前的防曬工作懶不得,臉上至少都要塗上SPF 30的防曬液,全身暴露於太陽下前30分鐘要預先塗上至少有SPF 15至30的防曬液,「黑鬼油」應該在曬太陽的尾段搽,大概在黃昏時分才使用這最後調色用品。說真的,現在的紫外線實在太厲害了,不塗有SPF的防曬產品實在難為了皮膚。第二,要不斷又不斷地為身體補充水份,預防中暑。乾曬只能換來香脆乳豬皮,令皮膚乾燥,隔天更容易脫皮。第三,不能貪心,更不能貪快,慢烤才能達到持久的古銅色。第四,切忌中午至兩點這段烈日當空、殺人不留痕的時間暴曬,這不會讓你「快烤變古銅」,只會更容易令你燒傷皮膚,甚至中暑,樂極生悲就不值了。
曬時食西瓜 曬後搽蘆薈
你有試過在皮膚曬後,特別是臉上以及全身感到乾燥還會發熱?如果是發紅、發熱之外還伴隨着腫和痛,這表示你的皮膚已經被曬傷了。這個時候要避免塗上成份複雜的曬後乳霜,反之越簡單卻更能有效修護皮膚,如單純的蘆薈液就是非常好的散熱劑。
蘆薈性寒,外敷能幫助散熱,促進皮膚癒合。如果有新鮮蘆薈,可以把其切半,把葉片上的粘液直接塗上。市面有出售100%蘆薈成份的曬後液,只要注意成份是「單純蘆薈」就可以了
如果到戶外,可以預先帶備西瓜或青瓜。西瓜性寒,能解暑熱煩躁,其豐富含水量更能幫助補充身體水份。西瓜皮性涼,青色的部份在曬乾後就是中藥常用的西瓜翠衣,煮水喝能預防中暑。曬太陽的時候吃果肉,曬太陽後就剛好用剩下的西瓜皮外擦身體皮膚,能幫助皮膚散熱。
小黃瓜,又名青瓜,性涼,能清熱利水,具解毒消腫、生津解渴。曬太陽時可以當零食,曬太陽後可以切片敷在臉上或曬傷的皮膚上,因為其含有豐富水份,能幫助皮膚散熱,有祛熱解毒功效。
另外曬後通常都感覺灼熱的,皮膚乾乾的,除了外在調理,再推介一道簡易茶療調理,中醫認為與皮膚最有關係的肺脾臟,潤肺健脾,清心安神,幫助血液流通,潤澤肌膚,外在與內在雙管齊下,急救皮膚自然無難度。
曬後茶療!百合麥冬太子參茶
用料:百合9g(清心安神)、麥冬9g(滋陰潤肺、生津)、太子參12g(補氣健脾生津潤肺)
做法:把所有材料洗淨(太子參可以剪成細段)放到保溫瓶,加入熱開水焗三十分鐘,即可飲用。可以反覆沖泡三、四次至味淡。一星期可以服用兩至三次。
中暑屬身虛
不一定所有人都中過暑,這裏也約略提及一下,好讓大家有一個心理準備。中醫認為「中暑」多屬於虛症,人體未有足夠儲備應付或適應外界氣溫而消耗太多所致。症狀是身熱頭痛、大量出汗、煩躁口渴、惡心胸悶等。簡單而言,當你突然感到不適,眼前一黑、看的東西恍惚都多了發光圍邊、突然想大小便、作悶想吐等,都是中暑前的先兆。這時應盡快離開有陽光的地方,或到室內休息一會兒,同時應意識到當天的「變泰」任務將需終止。大家不妨帶備竹蔗茅根水沿途飲用,幫助預防中暑。這裏也多推介一道簡易茶療,清暑祛濕,清熱解毒,預防中暑。
預防中暑茶療!百合綠豆菊花茶
用料:綠豆40g(清熱解毒消暑)、新鮮百合3個(清心安神)、野菊花10朵(清熱解毒)、陳皮半塊(理氣健脾)、冰糖適量
做法:將材料泡洗乾淨,先把綠豆與陳皮用10碗水,以明火煮40分鐘(至綠豆開始爛),調小火,加入百合,野菊花以及冰糖,多煮約10分鐘,即可。
注意:此茶寒涼,脾胃虛弱或脾胃虛寒者,如伴有四肢冰冷、大便稀爛慎服。孕婦忌服。
作者:註冊中醫師梁尹倩(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