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冷氣巴變熱狗 車廂高達30℃ 隨時中暑

四成冷氣巴變熱狗 
車廂高達30℃ 隨時中暑

【本報訊】「熱狗」(非空調)巴士退役後,竟有冷氣「熱狗」出現?《蘋果》量度了21架空調巴士的車廂溫度,發現四成巴士高達30℃或以上,甚至有熱過室外的情況。學者及工程師相信是巴士的維修保養有問題。有醫生表示,在悶熱的巴士內,比室外更容易中暑。 記者:伍雅謙

當猛烈陽光照射入空調車廂時,倍感炎熱。何家達攝

上周有一名巴士乘客因車廂太熱,而與車長爭執、互毆。九巴、城巴及新巴聲稱,巴士均設有自動恒溫系統。但本報測試結果卻大相逕庭,車廂溫度的差異相當大,也常見冷氣不足情況。

新巴796C熱過街外

記者在市區測試21架巴士的車廂溫度,包括九巴、城巴及新巴。結果發現車廂溫度由20.4至32.4℃不等,相距達12℃;其中四成巴士達30℃或以上,測試時車內乘客甚少,卻又熱又焗,而以新巴796C線巴士最熱,錄得32.3℃,比街外31.2℃更高,有乘客不停搧風及抹汗。

此外,近半數巴士的車廂溫度維持在24至28℃,感覺較為舒適;但也有14%巴士的溫度在20.4至22℃,感覺偏冷。另有兩成巴士的車廂溫度,與室外氣溫相差達10至13.4℃。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學系教授容漢青指,若巴士早已預設溫度,「個誤差好驚人」。他表示,現時恒溫技術發展成熟,差異不應如此大,若非司機可以自己調校,則「維修保養好有問題」。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車廂過熱,或是雪種不足、系統損耗令效能降低導致,「(巴士)上下層(冷氣系統內)各有6把風扇,(若)其中一把壞咗,會唔夠凍」。
巴士冷氣不足,最難捱的可能是司機。九巴員工協會副理事長郭偉光說,「有夥計投訴,件衫個背脊由開工到收工都未乾過」,車齡13至17年的巴士,一般因零件退化,冷氣系統也較差。
家庭醫生關嘉美提醒,空調車廂不及室外通風,易引發「企鵝效應」,即在沒有窗戶的悶熱環境下,身體無法散熱致中暑,「喺一架32℃嘅巴士入面,容易中暑過32℃嘅室外」;並容易引致呼吸道感染。但若巴士溫度低至20℃,「由30幾度衝入20℃,好易『攝親』」。

九巴表示,早期巴士的溫度預設為23℃,08年後購入的巴士則為24.5℃;但車廂內的溫度,受途經路段、四季差異、乘客數量、停站開門等影響。新巴及城巴則推說因停車熄匙,令巴士在剛起行時溫度有差異。惟本報測試時,多在中途站上車。工會指兩巴的預設車廂溫度一般為22至25℃。

記者錄得796C下層溫度高達32.3℃。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