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話當年1:香港的……衛斯理

書展話當年1:香港的……衛斯理

在未有互聯網、未有那麼多娛樂渠道的7、80年代,追看報紙副刊的連載小說,甚為流行。當年查良鏞、倪匡在報紙上的連載,都是副刊頭炮,哪一天連載脫期,讀者們電話、書信轟炸報館,還會影響報紙銷情,情況非常嚴峻。而自1963年3月11日起,衛斯理以「武術家」、「冒險家」之名,開始在報紙寫科學幻想小說,於70年代捲起一陣風潮。由年輕熱血的年紀,寫到成熟篤定,甚至退休的老年。
歷經五十年,我們的衛斯理,吃過不死藥,見過藍血人,就算外形變了,心始終未變。
記者:陳慧敏
攝影:周旭文、陳盛臣

UFO我寫的最好看

小學時謝曬皮對衛斯理小說的記憶是:「好恐怖,淨係敢在書局逐本撩出來睇。」中學時才成為書迷,而隨着倪匡封筆,連同大家都記得的玩具、公園、巴士、電視劇……統統成了大家的集體回憶。

為書展上的「衛斯理五十年展」,致電現年78歲的倪匡話當年,他斬釘截鐵:「唏!自己講自己冇嘢講!唔講!」退休的他現在除了與幾個老朋友飯敍,平時都留在家陪老婆,上網,睇報紙,睇新聞,「周圍撳」,勁「宅」。有了互聯網,大堆UFO、外星人報道與傳說撳個掣就看之不盡,沉迷?倪匡:「唔使睇!我自己想像仲好睇啦!好睇過呢啲好多好多。嗰啲(UFO、外星人)報道,有咩證明?又冇研究考證!內容大同小異,冇啲新意,唔睇!哈哈哈!」其他同類小說呢?倪匡:「香港好少科幻小說,我又好少看西方科幻小說,唔鍾意睇。有些作者的寫作方式,我一句都睇唔明嘅!」自信,但我服!

現在,跟衛斯理一樣,老婆是倪匡最珍視的寶物,處處以倪太為先。

1957,22歲的倪匡在長洲。剛當完兵的他有倒三角,4 packs衛斯理身材!施仁毅:「佢好鍾意呢張相㗎!仲送咗一張畀我。」

「要寫好看的故事,主要都係講個人才能,多看書當然要,人腦運作都好似電腦咁,你冇輸入又點有輸出吖!哈哈哈。」然後又講他的金句:「書只有好看跟不好看兩種。我現在年紀大了,時間好寶貴㗎嘛,要分出好不好看,我只看首五千字,最多也只看萬來字。一開始都不好看了,看下去都不會有奇蹟出現㗎嘛!」不好看的書不講,好書定得介紹,最近他愛上:「天地圖書的《我不是潘金蓮》,好看!非常好看!講國內官員,非常黑色幽默,哈哈哈。諷刺中國大陸的貪官,好荒謬、無道理、荒淫無道、擺闊佬,好難形容,但好好玩。香港人寫不出來的,大陸人深受其害,深刻感受到官場文化,非常匪夷所思。」還有內地禁書,由尚可寫的《絕倫暴徒》:「這書嚴肅,也比較殘酷。講欺壓人民,致令人民反抗。照計都冇嘢睇,但又非常好看。」

倪匡對事情有興趣,就會研究到底。養魚、音響、貝殼都是專家,小說的作者簡介也是這樣寫。

當年倪匡念書的上海中學,校長徐介夫後來來港辦蘇浙公學,曾邀請倪匡回校主持座談會,被倪匡一句:「你願意標我為『反共作家』我就去。」拒絕。

王司馬先生生前畫的12個版本《衛斯理》封面。

倪匡在看甚麼書

《我不是潘金蓮》作者:劉震雲

《劍與魔法日常》作者:百無禁忌

衛斯理五十年 七怪搞展覽

香港小說會創辦人施仁毅,趁這個五十周年之時,召喚倪匡好友紫戒、龍俊榮、董鳳衛、王錚、甄偉健和譚劍,自稱「七怪」,合辦「衛斯理五十周年展」。陶傑、徐克等一呼即應,展出1963年3月11日衛斯理首篇連載《鑽石花》的報紙、向倪匡借來的數十張小說原稿、邀請為衛斯理畫封面插畫的台灣插畫家徐秀美小姐借出當年原稿等,五十年粉絲們朝拜的機會來了。
熟讀五十年衛斯理傳奇,七怪更結集出版新書《倪學》。七怪之首施仁毅:「當初見倪匡已經想寫本《倪學》。以前《三國演義》、《紅樓夢》都是通俗小說,後來都有各種研究專書及《紅學》。倪匡的世界觀這麼闊,當然也可以詳細分析之。」幾十年來揭爛書的七怪們花了三個月時間,從145本小說裏,整理出故事裏家人朋友、武林人士、外星人、怪人等的人物關係圖;以倪匡的第一身角度,「補完」了衛斯理跟白素結婚的過程;還回到上海,找尋倪匡十歲前住的家、念書的學校,及常留連的戲院,搜尋塑造他的過去;還有到今日都未敢給倪匡看的「衛斯理病歷報告」等,施仁毅:「衛斯理歷年受傷無數,發過瘋,被藍血人灼傷過,最誇張係在一本書裏可以被扑暈三次!哈哈哈!那明顯是故事走進了死胡同,他就以『扑暈』另起新章。係諷刺佢,但對讀者而言就好有趣。」

香港小說會創辦人施仁毅與倪匡多年友情,幾年前已有寫《倪學》的念頭。

還有由倪匡及出版社借來的珍貴原稿。

誰人才是衛斯理

50年情意結,一本書,一個展覽會豈能擺平?書展過後,大堆計劃接踵而來。如出版倪匡草稿小說集,直接以手稿文字出書;又想將衛斯理145個故事兒童化,例如衛斯理變成老虎、白素、白奇偉等人都動物化,將書中對鬼魂、未來世界、電腦及人性的看法,重新編繪給小朋友看。但更爆的,是7月20日黃百鳴將公佈開拍《衛斯理傳奇》電影,傳聞男主角候選人有舉晒手做衛斯理的甄子丹、夠靚仔的古天樂同Chok王林峯。
型男列陣,但fans們興致缺缺,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倪匡和倪太就是衛斯理同白素,連略嫌單薄的倪震與周慧敏,都仲啱feel。而倪匡好兄弟沈西城,心裏卻另有人選:「最好找來神級導演李安;找周潤發演中年衛斯理,那種級數,有種穩重的男人味。」
「衛斯理一個人物,寫了145個故事,應該可以申請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㖭啦!他的故事甚至比J·K·羅琳(《哈利波特》作者)更有想像力,為何不繙譯成英文呢?」也許,通過這個展覽,可以將衛斯理推廣給外國傳媒。「拍甚麼都好,最緊要有個好劇本。」沈西城說。倪匡說過他喜歡許冠傑演的衛斯理,有原著的味道。沈西城:「當年徐克請大哥為《蜀山》寫劇本,開會時徐克卻處處推翻他,大哥一拍枱:『我唔同你班契弟玩!』就走掉。後來徐克拍了《蜀山》、《七劍》,我都唔知佢噏乜!哈哈哈!就是說你駕馭不了個劇本。現在香港大陸拍戲都是老闆、演員話事,弱勢導演就無地位,編劇變了抄寫員,這樣的情況不健全。」總之,怎樣拍都好,保留原味的劇本最緊要。

七怪之一龍俊榮(右)愛與沈西城講倪匡年輕時搞鬼往事。龍俊榮有若一部「衛斯理電腦」,講起衛斯理的「無賴史」、人物關係,統統有資料與報紙文稿助證。

倪匡搏命寫,當年同一份副刊,前面有衛斯理,後面有兩篇不同筆名的武俠小說連載,同一時間,在另一份報紙的副刊又有幾篇,產量非常多,也非常快。

書展攞 倪匡親筆打油詩

《混日口占打油七絕》
餓食攰瞓冇時辰
睇書聽曲望浮雲
懶去淋花等落雨
忘咗餵魚又黃昏

平日hea過日晨的倪匡,閒時就寫粵音打油詩。首一百位在書展大眾書局攤位購買《倪學》,都可獲得其《混日口占打油七絕》覆印本連倪匡親筆簽名,上面還印有蔡瀾雕刻的「余有四好」及「四大皆空」圖章,最緊要係,其中一份是真品!

書裏衛斯理總叫訪客「上二樓」找他,其實源自倪匡小時候住的上海老房子。

衛斯理終極關係圖

集合七怪完成的人物關係圖,忠實讀者先睇得明吧。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