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迪士尼以來,動畫早已不像純真的成年人期望般是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它一方面仍然擔負起對主流道德思想的保護,和以潛移默化的態度,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的主要意識。資本主義從來都是弔詭的,所有世上的東西無論實物也好,抽象的理論也好,哲學思維也好,種族儀式也好,全部都是有價有市的。尤其是電影,只要能增加票房收入,甚麼也可賣,教育云云只是放屁。只要看看迪士尼那些唐老鴨、高飛狗這些動物動畫,你便會明白自從有迪士尼的一天,殘酷血腥便是迪士尼動畫的重要元素。
善惡反轉不矛盾
《怪獸大學》是一部類似的《那些年》,將第一集的怪獸推回到大學時期,然後講的是典型友情和被歧視者的反擊故事。由於是動畫的緣故,那些大學生沒有一個看起來像成年人,好像全都還在幼稚園裏學砌圖的智商。所以它沒有致我們甚麼年代或一起追的女孩。《怪獸大學》是個沒有愛情,幾乎沒有性別的回憶故事。愛情甚至只發生在老人身上。
更弔詭是因為是怪獸念的大學,他們學習的竟是怎樣嚇倒人類的小孩,越是能夠把人類小孩嚇得半死,成績便是最高。這在以前幾乎是超出教化動畫的範疇。將人類的善和惡反轉過來,而又是讓人類的大人和小孩看的動畫電影,你說這世界上有多矛盾?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世界,好和壞在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標準。
坦白說若論到3D作品,動畫故事已經比真人演出勝了一大截,立體感比那些大片更深層,顏色當然也更豐富,加上這些動畫電影從來都是節奏明快,娛樂性肯定是無可懷疑。這些先天的動畫電影,會給人錯覺那個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童話世界,於是可原諒性變大了。由大眼仔所領導的那個弱勢族群,在經過多方面努力下,終於成為學校第一最恐怖隊伍。有志者事竟成,這句千古名言,到今時今日仍然是弱勢社群電影的終極目標,有時你會覺得有點過份,又或者創作人刻意誤導人們對這句格言的理解。
天生我才必有用,對呀!是天生我才呀。像我這樣的身體,即使我努力十世,也不會打波打得像勒邦占士(LeBron James);即使加多一對腳給我,也不會贏過東尼馬田(Tony Martin)在環法的個人平地計時賽。換言之,《怪獸大學》只是拍來給我們過把癮,千萬不要對子女說這便是世界的實情。有些事情不是有志者便成功的。我看大眼仔和他的一班朋友,沒有一個是有嚇小孩的天份,努力而獲得成功只是欺騙。我不知道為甚麼大部份的動畫電影都要騙小孩,大概是害怕他們過於明白事理,成年人會更快被淘汰,還是令他們反智,好延長我們的生存期。這個世界的偉大,其中便是多樣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條件,去努力爭取他應該爭取的成就和夢想,而是不分類別條件地告訴小孩:只要努力便有成果。
多樣性才是真實
在我看來,《怪獸大學》是一部欺騙小孩的高娛樂性電影,非常好看,也非常反智。只要你看看跑100米和馬拉松的運動員身體條件,便會明白這個多樣性的世界才是美好真實的。像仰止其實很努力看書,很努力思考,但畢竟身體細小,腦袋不靈光,能夠像現在寫寫垃圾影評,騙取稿費已經是莫大的成就,也自問是我努力得來的成果。
順便一提各位讀者,也許最近常看一部《超級巨猩3D》(Mr. Go)的超級立體棒球電影那個猩猩打全壘打的片頭。對於棒球有一丁點知識的人,都會知道當你面對你不認識的打者,而這個打者又是這麼身材宏偉的,絕不會投一個正中紅心的快球給擊球者,因為這等於自殺,一定先投一個壞球試一試對手是甚麼材料。這又是電影騙人的典型場面。
撰文:仰止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