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珍稀貝殼

BIG SPENDER:
珍稀貝殼

40多年前,日本鳥羽水族館花了40萬元台幣,從台灣購入當時全球只得兩個、生長在300公尺以下深海的一個龍宮翁戎螺,轟動全球。我們才知道俯拾皆是貝殼,原來可以如此矜貴。香港首位華人漁農處處長李熙瑜收藏逾千個的貝殼,會用老婆來形容自己收藏的貝殼,家裏恍如一個貝殼博物館,每個貝殼都藏着他環遊世界的回憶。

記者:冉藹莉 攝影:麥永健

甫進李熙瑜位於跑馬地的住宅,還以為自己去了貝殼博物館,兩個如雪櫃般大的六角形紅木櫃、一個放於角落的層架、飯廳內兩米寬的大櫃,全擺滿大大小小逾千件貝殼,都是他30年來收集而得。他手執一個印度右旋鉛螺,說早在古印度時代,左旋鉛螺是皇室貴族的象徵,人民會戴上鉛螺作飾物,相信當中的法力能保佑他們。「大部份貝殼的螺紋都是右旋,而間中有兩、三種才是左旋,便更顯矜貴。」
他九七回歸前退休,「儲貝殼,就是開始準備退休。」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往印尼雅加達開會,偶爾在大型百貨公司沙蓮娜廣場,被店內的貝殼深深吸引。「我一次過搜羅十多種貝殼,唔買十幾種,怎樣夠氣勢?」從那一刻開始,重燃年輕時的興趣。自此經常到貝澳及長洲執拾貝殼,「我會到東平洲沙灘邊執拾貝殼,隨手也可在海綿生物上面找到鳳凰螺,現在東平洲已經為海岸保護區,島上的任何東西都只能觀賞,不能帶走。」

毛里求斯•百肋楊桃螺

【尺寸:7.5厘米 棲息地:近海砂底 罕有度:5】(5分為最罕有)
早在20至30年前,他花了8,000元盧比(約2,000港元)購買的極為罕有百肋楊桃螺(Imperial Harp),生活於溫暖的熱帶淺海域,表面有30至40條密集的坑紋,每條坑紋都微微凸起,螺塔尖而小,殼的表面為乳白及橙褐色間斷的螺帶,黃白色的殼口,外形艷麗,是他最喜歡的貝殼之一,其珍貴程度,令他要包起來,收藏在保險箱裏。「毛里求斯很細,我在未出發前,心中已經有買這個貝殼的目標。」結果,他包了一整日的士,請司機載他整天遊貝殼商店,走了四五家商店後,再買下毛里求斯內,他認為最美的百肋楊桃螺。「現在即使在網上看到百肋楊桃螺,都是我這個貝殼最美。」

百肋楊桃螺

毛里求斯•紫口蜘蛛螺

【尺寸:9厘米 棲息地:中度深海底 罕有度:5】
他收藏逾20個鳳凰螺科的貝殼,但最特別的是紫口蜘蛛螺(Violet Spider Conch)。白色的殼面上,有着褐色斑點及條紋,殼口呈深紫色,因而命名為紫口蜘蛛螺。「哪裏也買不到,這隻螺比較罕有,只有毛里求斯才有,我也是無意中在朋友介紹的樓上店找到。」

紫口蜘蛛螺

澳洲•瘤船蛸

【尺寸:13厘米 棲息地:自由浮游 罕有度:4】
瘤船蛸(Paper Nautilus)所謂的「殼」,純粹是章魚狀雌性船蛸所分泌出來的鈣物質,用來儲卵,分佈在全世界溫暖的海域。宛如珍珠白外殼的瘤船蛸,有如紙張般薄弱,李熙瑜在澳洲黃金海岸旅行時,揭當地的電話簿,即時發現Lakes Entrance的Sea Shell Museum附近有一間貝殼店,致電取得地址後,馬上動身去該店買下這隻瘤船蛸。

瘤船蛸

澳洲•大香螺

【尺寸:75厘米 棲息地:潮間帶淺灘 罕有度:3】金黃色的澳洲大香螺(Australian trumpet),頂部為圓柱狀,體形極為龐大,李熙瑜在澳洲還沒有貝殼出口管制的時候,已經買入,他更悉心地放在手提行李以防撞爛,結果在出境過關照X光機時,官員向他大嗌,「她看見黑影,即場問我是甚麼來,以為是炸彈,我即時開行李箱解釋。」

大香螺

西非塞內加爾•酒壺寬口渦螺

【尺寸:30厘米 棲息地:溫暖海域 罕有度:3】
貌似象鼻、又俗稱為假象鼻螺的酒壺寬口渦螺(False Elephant’s Snout),卡其色、呈斑點的表面,平滑光澤,是他去西非塞內加爾,為漁類統營處看魚時,當地朋友帶他到海灘買到,「所謂的店舖,其實像番薯車仔檔,只賣當地的貝殼。」

酒壺寬口渦螺

菲律賓•鸚鵡螺

【尺寸:15厘米 棲息地:自由浮游 罕有度:3】
鸚鵡螺(Chamberde Nautilus)殼薄而輕,白色的表面上,有紅色的曲折紋,為現時少數存活在印度太平洋區域。提到他擁有三個同類型的螺,他便氣憤,說兩個都因外牆翻新及怪風入屋而跌爛;另一個則是漁業朋友送贈。

鸚鵡螺

加勒比海•黑嘴唐冠螺

【尺寸:15厘米 棲息地:10米深內珊瑚礁沙質淺海 罕有度:3】
為世界第三大唐冠螺(King Helmet),產於美東經加勒比海至巴西北部,殼厚而重的黑嘴唐冠螺,螺塔低平,看似一個頭盔,又稱為皇帝螺。除收藏貝殼,還有研究昆蟲的李熙瑜笑說:「螺裏面有三個獨居蜂巢(紅圈示),它們都識揀,專揀皇帝螺來住。」

黑嘴唐冠螺

墨西哥•刺蝟骨螺

【尺寸:11厘米 棲息地:潮間帶的岩礁 罕有度:2】
貝殼厚實且重大的刺蝟骨螺(Nigrite Murex),白色的身上滿佈紫黑色的刺,為骨螺之中最重身的。九十年代,李熙瑜到墨西哥恩森那達(Ensenada)參加漁業展,最後為了買貝殼,連原本的參觀行程都放棄,「我與一個當時的議員一起,足足在店內逗留了兩小時,不讓人關店。」

刺蝟骨螺

印度•鉛螺

【尺寸:13厘米 棲息地:淺海砂底 罕有度:1】
按體形依比例計的話,印度鉛螺(Indian Chank)的重量是所有螺類中最重的螺。新鮮的螺殼有深啡色的厚殼皮,殼皮底下為乳白色,而這個有一點點斑的,為李熙瑜認為相對特別,「印度人會相信鉛螺有種法力可以保護自己,所以當地人都會佩戴鉛螺在身上。」

鉛螺

「買貝殼像一個獎勵」

他從來也不會拾活生生的貝殼生物,回家會把貝殼放在水裏待動物屍體浮出,用軟毛刷輕輕刷外殼,再把它吹乾。「有朋友專程來看貝殼,我便會替貝殼抹BB油,好讓它們看來較光滑。」他又經常趁出差訪貝殼博物館,尋找當地的貝殼,「買貝殼,就像一個獎勵,一個驅動力,令你去旅行時更享受,something to look for。」有次帶着一班漁民飛往墨西哥西岸恩森那達(Ensenada),出席農業展覽會,在漁業部的寫字樓開會時,他見到辦公室內放着一個巴拿馬赤旋螺(Panama Horse Conch),「當地職員問我為甚麼眼甘甘望個貝殼,一句That's yours(這是你的)」,就這樣得來當地也難以買到的貝殼。

藉收藏回憶瘋狂往事

最瘋狂莫過於八十年代剛開始收藏的時候。他往澳洲開恩茲一家現時仍在市中心的「Houses of 10000 Shells」店舖,「全個舖頭都是賣貝殼,當時我發癲,把家中沒有的貝殼都買下來。」結果,收銀員也呆了,單據達五呎長。
到菲律賓宿霧旅行,當地商人知道他四處搜尋貝殼,問他酒店地址,好讓商人送到面前兜售。結果,第二朝一出酒店門口,一行20多個賣貝殼的商人排着隊拿着貝殼等他。「我就好似返工見客,見完一個叫next,個個都是給我看同一類的貝殼,足足看了一個早上。」
六角形紅木櫃第一層放滿貝殼,太太沒反應,再放滿一層又冇反應。「擺吓擺吓便放滿。」現年75歲的李熙瑜,說今日已再沒體力去搜尋貝殼,與孫兒說故事,看着他那些年收藏到的貝殼,就想到昔日的瘋狂事,「我這個小王國,現在已經夠了。」

李熙瑜周遊列國搜尋貝殼近30年,家裏逾千個貝殼,笑言貝殼貴在於專程到每個國家時所花的旅費,而最後可能只買到一兩個心頭好。

亞太區之貝殼博物館

布吉 Phuket Seashell Museum:位於布吉島的西南岸,有逾2,000種的貝殼博物館,館內除了有世界最大、達140克拉的金珍珠外,還有極為稀有的舞袖渦螺。
網址: http://www.phuketseashell.com
地址:12/2 Moo 2, Viset Road, Rawai, Muang, Phuket 83130

澳洲Sea Shell Museum:位於墨爾本鄰鎮Lakes Entrance,館內有逾80,000多個貝殼,家庭式經營,雖然內裏不太着重擺設,但收藏量極多。
地址:125 Esplanade,Lakes Entrance 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