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日本復蘇的難題 - 盧峯

國際Z世代:
日本復蘇的難題 - 盧峯

前兩天參加了一個有關「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座談會,主辦當局不但請來了安倍政府內閣事務副大臣作主題演講,還有兩位來自日本的經濟學者、教授。講座內容不算太新,不少都在報上或其他公開資料上看過,印象最深刻的倒是從官員到學者流露出的那份改革的逼切性及決心。幾位日本講者說得最多的不是數字,不是宏觀數據或鴻圖大計,而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最近經常掛在口邊的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沒有其他辦法。
日本官員學者強調TINA當然不是指日本已是窮途末路,但經過20年的停滯才醒過來的日本發現世局已大大不同,原來落後貧弱的中國已超越自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南韓也開始正面挑戰日本的經濟地位。假如日本繼續沉睡下去,這個以太陽作象徵的國度將會很快日薄西山。而要擺脫不斷衰落的命運,除了大力改革外實在別無他法。
只是決心歸決心,能不能落實是個大問題。有幾個難關實在不容易克服。其一是人口縮減及老化問題。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由於移民規限最嚴格,她的人口老化及收縮速度也最快,估計未來20年日本總人口將從一億二千多萬逐步跌至一億以下。若果日本不打開門戶吸納移民補充勞動力,再具野心的改革計劃也可能事倍功半。
另一座大山就是派閥政治。安倍政府上台後勵精圖治,政府內部彷彿上下一心。但自民黨向來派系林立,各有領頭人,關鍵時刻隨時來個逼宮,把首相撤換,連帶改變政府的政策路線。事實上自民黨執政最後三年就換了三個首相。假若七月的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勝出及坐穩江山,黨內派閥便會蠢蠢欲動,希望謀取更大的利益,爭奪更多位置與權力。到時候安倍即時保住相位,他的改革鴻圖大計只怕也得來個七折八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