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離香港120公里的廣東江門市計劃興建核燃料加工廠,每年提煉一萬噸鈾原料,可滿足核電發展2020年規劃五成的燃料需求。綠色和平憂慮廣東省將成核燃料集散地,放射性廢液和固體廢物可能污染地下水源。澳門大前天已向廣東省提出交涉,港府卻未有反應,保安局昨天無回應會否向廣東省查詢。
記者:潘柏林
核燃料加工廠項目由央企中核集團推動,投資額逾400億港元,落實在江門鶴山市興建,工廠佔地等同11個維園面積,將建設鈾純化、鈾濃縮、核燃料加工等設施,估計每年處理一萬噸金屬鈾原料,工廠將俗稱「黃餅」的八氧化三鈾提純至濃度2至5%核燃料。江門各界一面倒反對計劃,網民批評公眾諮詢期僅10日,市民未能反映意見。
最快兩年後動工
鶴山市承認項目「錢途」無限,工業產值和在稅收猶如再造兩個鶴山市,生產核燃料將供應大亞灣、台山、陽江和福建等地核電廠。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指,在江門市興建核燃料廠供應區內核電廠,雖令運輸成本下降,但廣東省變成核燃料集散地;工廠產生放射性廢液和固體廢物可能污染地下水。
現時項目仍未做環評和得到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預計最快兩年後動工。鶴山市強調工廠七成廢水會循環再用,放射性固體廢物運往西北處置廠。城大核子及風險管理課程客座教授錢景常指,未使用的核燃料產生輻射很少,對本港構成風險非常低,惟關注工廠會否按國際標準程序製造核燃料,亦憂慮工廠缺乏保護措施和工人訓練不足。錢和古均呼籲,港府應主動了解建造核燃料加工廠計劃。
保安局昨天回覆本報查詢時,未回應有否向廣東省了解和進行風險評估,僅表示相關核設施受國家行政法規和相關部門監管。澳門日前已向廣東省政府表明,希望了解項目情況。古批評港府低估風險,「保安局傾向低估核設施風險,澳門警覺性高好多,至少回應到澳門市民憂慮」。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燃料廠影響整個珠三角,核污染可從大氣、水源和食物鏈危及港人,呼籲港人在周六諮詢期完結前表態反對。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