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突現錢荒,經濟數據轉差,令被視為中央經濟施政綱領的「李克強經濟學」飽受關注。不過,由於沒有官方版本,市場人士各自解讀,反令訊息混亂,市況更波動。總理李克強在7月9日經濟座談會中,親自為該學說增加一條重要內容,「經濟增長不能滑出下限」,有助理順目前令市場無所適從的調整措施,令政策更明朗。
首次提出經濟設下限
遵循溫家寶時代的慣例,李克強亦乘出巡地方的機會,多次舉行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闡釋最新中央精神。是次在廣西舉行的座談會,已經是他上任以來第三次召開,講話精神基本一脈相承。其中在3月上海會議和6月河北會議均提出要「穩增長、調結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而今次講話新意在於,李克強首次提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要在合理區間內;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不滑出下限」。
作為中國總理,李克強不可能完全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來完成結構調整,否則將引起社會動盪,但由於之前他對這一基本原則遲遲不表態,引起多番揣測,賦予「李克強經濟學」更多理想化的內容,反而加大市場噪音。
內地昨日公佈的出口數據惡劣,即將公佈的上半年經濟數據恐怕亦將令市場失望,李克強講話不無預先安撫人心之意。不過,這番遲來的表態,令「李克強經濟學」顯得更加務實,有助穩定市場情緒。
撰文: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