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政府究竟甚麼時候願意正式開始就政改作諮詢目前還不清楚,但從政治形勢來看,政改諮詢越遲開始,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就越被動,能醞釀及討論出一個大部份人接受的方案的機會越低,政制再次陷入僵局及原地踏步的機會則越大。我們強烈要求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不要再採取拖字訣,不要再顧左右而言他,正式開展特首普選方案的政改諮詢吧!
當然,香港市民、民間團體、泛民政團不會坐以待斃,更不會消極的等候北大人發落。有的人為一旦未能落實真普選作好抗爭準備,四處推動和平佔中行動;有些人則積極研究既不違反《基本法》規定又符合國際人權公約準則的普選方案,好讓社會各界能聚焦討論,盡快達成共識。昨天,真普選聯盟的學者團就提出三個特首普選方案讓公眾、北京及特區政府參詳討論。這些方案也許未算十全十美、也許仍有修改空間、也許仍讓工商專業界別人士在提名權上有多一點點優勢,但作為討論的起點是合適的,很值得各界重視及認真討論。
三個方案的具體安排各有不同,但都強調兩個重要的原則,其一是不違反《基本法》規定,其二是確保公民有基本提名權,不致任由小圈子話事。就以方案一為例,真普選聯盟建議的提名委員會跟現時由四個界別組成的選委會很類似,只是加入幾百個民選區議員以增加民意代表成份。而在提名委員會以外,方案建議同時設定公民直接提名機制,讓得到2%直選選民(約七至八萬人)聯署提名的人可加入角逐,成為候選人。換言之,方案一方面按《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條文保留提名委員會機制,另一方面則加入公民直接提名機制,把全體選民變成一個廣義的提名委員會。不管從《基本法》的條文或精神來看,這個方案都沒有違規,都是值得考慮的。
另外兩個方案同樣強調公民參與及代表性,同樣嘗試把提名過程開放讓市民參與,以確保二○一七年的特首普選不是一場鬧劇,而是貨真價實的普選。
除了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式外,真普選聯盟建議選舉採取兩輪投票制。先讓各候選人參與第一輪投票,假如沒有人能得到五成以上選票便要進行第二輪投票,由第一輪投票中最高票的兩人角逐。兩輪投票制的好處是可以盡量讓選民在開始時有更多選擇,讓更多政黨或候選人有參與機會。而候選人要勝出的話,他們則必須盡力爭取多數選民的支持,必須要跟不同的政治力量、黨派協調。若果只懂批評他人,不懂互諒互讓的話,候選人根本難以順利在第二輪得到過半選民支持,成功當選,可以說,兩輪投票制讓選民真正成為把關人,避免少數力量或持極端政治意念的人掌權。
目前當然還不知道北京領導層對方案有甚麼想法,建制派政團也在猜度北大人的想法,不會輕易表態。但我們希望北京方面明白,小圈子選舉固然必須掃進歷史垃圾桶,小圈子提名機制同樣不合時宜,同樣不可能被市民接受。只有讓市民有權直接參與提名過程,只有讓市民分享特首選舉提名權,政改方案才有可能得到市民支持,二○一七年特首普選才能順利落實。上一回政改北京在最後一刻接納類似「新九組」的功能組別選舉概念,打破僵局,也令不少人大跌眼鏡。北京若真的有誠意落實普選,她理應以更開放、彈性態度看待真普選聯盟提出的政改方案。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