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最近一個驚奇接一個,繼人民銀行放棄維穩,任由同業拆息市場亂象畢呈之後,新的通脹數字又差於預期,連最新公佈的6月份出口,也按年倒退3.1%,嚴重低於預期的3.7%升幅,而入口更連續兩個月收縮。
雖說這可能反映內地政府5月開始打擊假出口,令之前高估的出口數字回歸平淡,所以5月出口香港數字按年下跌7.7%,上月又再跌7%,不過這不代表,調整後的數字不難看,尤其是不論出入口,6月都明顯差於5月。再配合滙豐編制的採購經理指數,也跌至2009年3月新低,內需及外需同時疲弱,中國經濟轉弱,不用等下周一公佈的第二季GDP,也可蓋棺定論。
硬着陸疑雲 聰明錢先撤
現時市場開始預期,今年的經濟增長,有機會是15年來首次不達標。聰明資金已聞風先遁,5月份A股大股東及高管的減持股份幅度,為金融海嘯以來最大。
外資同樣中國夢醒,基金資金流統計機構EPFR亦表示,環球基金經理過去18個星期內,有16個星期是從中資股抽走資金,6月初時更一度錄得2008年以來的最大流出。
資金外流之餘、又重手遏資金流入、經濟轉弱、金融市場波動,這些都是拖人民幣後腿的因素。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1.7%,過去12個月累計升值3.6%,也是聯儲局宣佈部署退市以來,唯一一隻兌美元升值的新興市場貨幣,對比印度盧比及巴西雷亞爾均已貶值近一成,更加鶴立雞群。時移世易,人民幣此時再逞強,並不合理,也對改善外貿沒有幫助。
問題是,中國去槓桿化,清理產能過剩,藉此捱過幾年前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方案的後遺症,是調整經濟結構、恢復金融體系健康的一種手段,在這期間,經濟增長放緩無可避免,甚至有經濟師認為,中央應把經濟硬着陸也視作平常。若如今稍為嗌痛,便又推出止痛的寬鬆政策,則恍如諱疾忌醫,走回頭路,任由問題惡化至不可收拾,更在在說明所謂李克強經濟學,只是虛晃一招。
人仔升值故事 告一段落
因此,昨日傳出內地可能推刺激政策救市,我不抱厚望。銀根一時三刻不會有總體性的寬鬆,也不要指望財政政策會再出現甚麼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相反,較為可行的一招,是讓人民幣的升值先擱一擱,甚至讓其適度貶值,先穩住外貿的惡化,至少不要把定單讓給其他貶值的國家。
容讓人民幣貶值,既不牽涉地方政府豪花,又避過要國企大量舉債來刺激經濟,起碼不會加重內地經濟的病情,但人民幣升值的故事,可能要暫告一段落。
沽神的盲點
金融海嘯一役令不少著名基金經理輸到落花流水,但名不經傳的保爾森(John Paulson)憑海嘯前狂沽美國次按產品,一戰成名。《華爾街日報》記者Gregory Zuckerman後來將沽神成功故事,寫成《The Greatest Trade Ever》一書。書末的一章節,寫到保爾森在2009年底,找尋到新的投資點子,就是他從沒有涉足過的黃金。
保爾森投資黃金的原因很簡單,就是QE。他當時分析,聯儲局瘋狂印鈔,美元貨幣供應短短數月間暴漲,如此一來通脹必狂升,黃金是最好的投資選擇,「我相信,三至四年後,大家也會後悔,為何自己不早點買金。」保爾森如此斷言。
他的推論基本上沒有錯,金價一度大升,但幾年來的實際通脹相當輕微,聯儲局今年開始部署退市,金價轉眼間由天堂跌落地獄。保爾森預言黃金四年牛市,沒有實現,他推出的黃金基金在年初至今,累跌65%,慘輸收場。
自信過高 欠轉軚勇氣
保爾森雖敗走黃金,但不能抹煞他成名一沽的功力。有基金經理向我透露,他年前到過保爾森辦公室,保爾森背後團隊搜集資料巨細無遺,基本集齊美國每一區的按揭資料。保爾森對資料倒背如流,能隨手拈來向到訪的基金經理講述扼要。我也相信,保爾森的投資決定,是建基於嚴謹分析得來,並非純靠運氣。
不過,金融市場何其險惡,即使你有right reason,也未必可長期跑贏無形之手,能做到right for the right reason,更是難上加難。
保爾森當年一士諤諤,成就了他的眾人皆醉我獨醒。但孤高的心態可能變成心魔,以致自信過高踩入泥濘。去年8月,黃金價格表現開始不濟,保爾森仍向客戶拍心口,黃金市場仲有得升,沒有打算對沖黃金下跌風險。
面對劣勢,基金經理選擇轉軚,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氣,克服更高的心理障礙,保爾森欠缺的,似乎就是這項質素。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