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內需弱 PPI連跌16個月中國硬着陸風險升溫

製造業內需弱 PPI連跌16個月
中國硬着陸風險升溫

【本報訊】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於6月回升至2.7%,中央放水無望;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16個月負增長,反映製造業及內需疲弱;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下滑,甚至開始出現「硬着陸」預期。
記者:周燕芬 林靜

中國6月份CPI升2.7%,較5月提升0.6個百分點,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5%。上升原因是去年基數較低、豬肉等食品價格回升與租金也按年上升所致。更令人憂慮的是6月PPI為-2.7%,為連續16個月負增長,反映整體經濟需求依然疲弱。

大行憂慮經濟難保七

經濟學者認為中國面對通縮風險正在上升,以及經濟增長難達中央7.5%增長預期。野村憂慮將限制貨幣寬鬆政策的空間,預期未來數月信貸和貨幣增長會持續下滑,下半年經濟增長將下滑至7.3%水平;並且有三成機會,於第三或第四季經濟增速低於7%。花旗亦預期,下半年經濟繼續放慢,料全年增長7.4%。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昨日發佈報告表示,「當前經濟增速已經非常接近新領導層表示可以忍受的底線。」法興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黑格(Michael Haigh)則指出,屬商品消費大國的中國,有兩成機會經濟出現「硬着陸」,或會對商品市場造成衝擊。
里昂中國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張耀昌看淡中國經濟,直指內地過去四年各類債務增長達一倍,顯然已債務上癮(addicted to debt),而早前拆息抽升,恐慌便反映債務問題已深化,目前已無可選擇地要以減慢增長步伐緩解問題。他指出,下半年內地熱錢撤走情況會持續,不排除今季人行便會有減存款準備金的行動,但不代表可挽救增長放緩,估計中國今年會失落7.5%增長目標,下年目標亦會訂得更低,2014至2015年有經濟急速下滑風險,甚至不排除有硬着陸的風險。

美林料CPI增幅見3.5%

德意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馬駿表示,第二季經濟增長可能會比首季差,現時貨幣政策其實相當緊,應該有所放鬆。
至於通脹下半年走勢,中金預期,由於去年第三季基數較低,因此今年第三季CPI和PPI數據將有所回升;但全年通脹仍算溫和,PPI則持續通縮,並不構成貨幣政策緊縮理由。美銀美林預料未來數月CPI和PPI均會上升,CPI可望升至3%至3.5%,而PPI有機會於年底回復正增長。野村亦預期至第四季通脹將回升至3%水平。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