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升中學生人數大減5,200人,教育局預計有27間中學面臨縮班。屯門等重災區學校紛紛立君子協定,不接受同區學生叩門轉校,但有屯門學校依然收表,原來只是給學生「假希望」,最終必不會取錄;有區外學生博「執死雞」,向屯門英中叩門。
今年有51,649名學生參加中一派位,比去年少5,200人,近九成中學今年每班減派兩人。東區、南區、西貢、沙田和屯門各有逾300個剩餘學額,當中以屯門出現650個佔最多,而南區近半學額剩餘。
「會累人累己」
多區為免互搶學生致弱勢中學大縮班,協議不接受派往區內的學生叩門,其中屯門今年嚴格執行這協議。本報記者昨在英中屯門官中外守候,有兩名家長帶同子女叩門,為他們在入口逗留不足十秒,便被打發離開。
元朗家長梁先生昨到屯門多間英中叩門,聲稱眼見即使是屯門學生,校方依然准其報名叩門。友愛邨的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是被投訴英中之一,校長黃順琪強調未收過區內學生報名,「咁樣做只會累人累己,我哋唔會咁做」。另一屯門英中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昨收到逾100人叩門,署理校長蘇振威稱,絕大部份來自天水圍、元朗和荃灣,估計他們看中該區不接受同區學生叩門,希望可晉身英中。他承認有小部份屯門學生報名,「如果唔畀報名會令佢哋好失望,但我哋盡量唔收,即使成績好好」。
讀名校機會減
過往每校會用每班兩個留班名額取錄叩門生。東區有中學接受同區學生叩門,填補無人註冊的餘額,但協議不會用留班學額取錄叩門的原區學生。港島民生書院空缺僅三個,直至昨午2時已有逾100人叩門。高太兒子派獲第三志願的筲箕灣英中,但仍持推薦信到民生叩門,她批評減派令入讀傳統名校機會減少。灣仔區的皇仁書院人氣一樣鼎盛,觀塘官立小學的黃同學已獲派第一志願的觀塘英中,但仍到皇仁叩門。黃太指:「機會好微,即管試吓啦。」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稱,有27間中學會縮班,當中六間即時由四班變三班中一;五間如在暑假時未能收到至少26人,將減至一班,屆時需提供發展計劃才能續辦;16間如收生不足51人,只能開兩班。縮班中學以屯門佔最多,有八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