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Gaddi’s只記風流韻事

BIG SPENDER:
Gaddi’s只記風流韻事

米芝蓮從來沒頒過星星給她。

那又如何?她是香港第一間高級餐廳,座落歷史最悠久的半島酒店內。前廣東銀行董事長、宋慶齡的弟弟宋子安伉儷,生前每年都把整個餐廳包下,宴請親朋,只為晚餐過後可在舞池翩翩起舞;她見證過趙世曾第一次約會女友的靦腆、何超瓊許晉亨的訂婚盛宴、已故中巴創辦人顏成坤的長子顏傑強,把這裏當成飯堂,曾獲頒男爵(Baron)勳銜的他,用信用卡結賬時會簽「Baron Ngan」、李國寶的50歲大壽也設宴於此……

Gaddi's是香港這個大家族的舊相簿,只記風流韻事。今年她年邁花甲,是時候翻她一翻。

記者:顏美鳳 攝影:黃偉傑

部份為資料圖片

由英籍猶太裔家族嘉道理擁有及經營的半島酒店今年85歲,Gaddi's才60歲。當年半島一開業,就成了亞洲區最顯赫的酒店,當時瑞士籍的酒店總經理Leo Gaddi向羅蘭士嘉道理爵士(Lawrence Kadoorie)建議,酒店該有一間達國際水平的高級餐廳。二人為此專程前往歐洲頂級餐廳觀摩,當年要在香港開設一間正宗的西餐廳並不是易事,食材、餐具都欠奉。早期採用的瓷器、銀器餐具,都是羅蘭士嘉道理爵士夫婦從倫敦搜羅而來;當年香港又有奶類製品入口限制,做西菜必須的法國牛油、奶油根本無法進口,他們惟有改用日本無鹽牛油取代。
一切準備就緒,羅蘭士爵士決定將這間全香港第一,亦是當時唯一的fine dining西餐廳,以酒店總經理的姓氏Gaddi命名,甚至連餐廳標記都按照他的簽名而設計;理由是餐廳由他一手策劃籌備,要他把自己的名聲都押上去,以後餐廳做得好還是做得差,他名譽攸關。

歲月留痕

第一代餐牌意念來自羅蘭士爵士,封面有立體的中國古代人物,圖左為張飛,右為王昭君。

第二代餐牌已改用慈禧太后的畫像,餐廳的菜式亦漸趨西化。

70年代以前,餐廳提供的水魚湯,就是用這個器皿盛載的。

這張枱是羅蘭士爵士(右圖)每次都堅持要坐的位置,Gaddi's經歷幾多次裝修都沒人敢改動。

煮經典法國菜血鴨專用的 Duck Press,變成餐廳的擺設、羅蘭士爵士的回憶。

1954年,半島總經理 Leo Gaddi(右)領隊到瑞士參加廚藝比賽,同行還有羅蘭士爵士的兒子米高嘉道理(Michael Kadoorie,左)。

1953年,
Gaddi's正式開幕。

最初位於地下,即今日商場的位置,附設現場樂隊演奏和舞池。餐廳第一本餐牌,意念來自羅蘭士爵士,封面用錦緞造出立體的中國神話、歷史人物,例如八仙、王昭君、張飛等,之後才轉用慈禧太后的畫像做餐牌封面。翻開老餐牌才知道Gaddi's最早期除西菜外還提供中菜、俄羅斯菜。一道水魚湯Turtle Soup 'Tio Pepe'價錢是3.5元;魚子醬Caviar Malossol和鵝肝Foie Gras de Strasbourg就要14元,當時一個普通文員的月薪才百多元。但稱得上代表作的,卻是一道Sweet & Sour Pork。餐廳開業不過一年 Leo Gaddi就率領22名餐廳廚師前往瑞士伯恩參加當地舉辦的國際廚藝大賽,結果憑這道Sweet & Sour Pork替香港拿了第一個國際廚藝比賽的金獎。
由地下搬到一樓現址,從原來一室耀目棗紅變成淡金配Royal Blue,如此清麗的格調一直維持至今,兩盞共有140多個燈泡的水晶吊燈就是當年由法國訂來的,今日依然懸掛在天花。

略帶中國味的她,
搖身一變成法國貴婦,
是1978年的事。

由地下搬到一樓現址,從原來一室耀目棗紅變成淡金配Royal Blue,如此清麗的格調一直維持至今,兩盞共有140多個燈泡的水晶吊燈就是當年由法國訂來的,今日依然懸掛在天花。
經歷逾半個世紀的餐廳,滿載了許多人的記憶。進入餐廳前的休閒區左邊有個玻璃飾櫃,裏面藏着一扇1670年製的清朝御用屏風,上面刻有康熙在避暑山莊遊樂的情景;另一扇已被放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屏風是餐廳開業時一個重要的裝飾,會喚起許多老客人的記憶,如今被珍而重之地收藏着。

餐廳還有一個位置,是經歷幾多次裝修都無人敢改動的,那就是由大門進去走到盡頭的一張枱,1993年去世的羅蘭士爵士,每次都堅持要坐這張枱,他清楚記得Gaddi's開業初期從法國訂來一個血鴨機,餐廳沒再供應血鴨菜式以後,銀器退役變成擺設,放在這餐桌的一旁;另一邊的Christofle純銀餐桌擺設,一樣是開業時已經存在。羅蘭士爵士說過每次前來仍看見這兩件擺設,就會教他想起當時仍然年輕的自己。

她似一幅油畫,
有種歷久常新的嫵媚。

當年趙世曾選擇了Gaddi's作為第一次約會女友的地方,他連那個女孩是誰都險些忘記,但仍記得前經理Rolf Heiniger的貼心。「他們按足西方禮儀,女孩子會有一個沒價目的餐牌,侍應永遠都在適當的時候出現,不會阻着客人談心」。到今日光顧,感覺依然如此。
前英籍主廚Philip Sedgwick於2000年推出Chef Table,在廚房裏吃的廚師之桌,是全香港第一間餐廳提供這服務的,到今日仍然是一桌難求。但最教人懷念的是80年代開始的Gueridon Service,Gueridon是法文手推車的意思,代表用精緻的手推車,推到客人面前,展示其中一段製作過程。Gaddi's算是第一間引進這種源自十九世紀俄羅斯皇室侍餐方式的餐廳。劉鑾雄每次光臨,都愛吃原條的多寶魚,侍應會像表演一樣,上碟前在他身旁慢慢為他起魚骨,但他每次都急不及待,要求自己動手。最經典的Gueridon Service菜式是香橙甜酒班戟(Crepe Suzette),侍應灑一下酒,火燄一升上來,就會成全間餐廳的焦點。今年餐廳60周年,一到周末,這輛侍餐手推車,又會重出江湖,只為燃起昔日的回憶。
開創這家餐廳的Leo Gaddi早已作古,經理廚師亦不知換了幾人,常客李國寶由18歲開始光顧,今年都已74歲。
物是人非,幸得她雍容依舊。

繼續迷人

【Tomato tartar with beef heart tomato juice mousse and green zebra tomato sherbet】
番茄沙律用了不同種類的番茄做成,連雪葩都是用青番茄做的。

【Duck terrine from Landes with cooked and fresh cherries】
自製的鴨肝醬軟滑如雪糕。

【Wild Guilvinec turbot, chive gnocchi and red wine sauce】
用紅酒汁煮的野生多寶魚,滑得會自己滑入喉頭。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