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梅禮與李娜 - 盧峯

國際Z世代:梅禮與李娜 - 盧峯

梅禮(圖)奪得溫布頓男單冠軍,圓了77年來英國民眾特別是網球迷的美夢後,溢美之辭鋪天蓋地而來,不少人建議女王為梅禮封爵(knighthood),以表彰他的成就。首相卡梅倫第一時間跳出來支持,又說梅禮的勝利提振了國民的士氣。要知道首相對授勳名單有莫大影響力,他金口一開,梅禮大概很快就升呢為Sir Andy Murray。
支持蘇格蘭獨立的人則不忘強調梅禮是蘇格蘭人,他的榮譽應算在蘇格蘭身上,英格蘭人不要太興奮。
不管蘇格蘭還是英格爾,梅禮打破英倫三島溫布頓錦標荒是鐵一般的事實。十多年前另一位優秀英國球手漢文(Tim Henman)以發球上網打出佳績,四次闖入溫布頓四強,有兩回差點殺入決賽。可惜不知是對手太強還是自身決心、信心不足,關鍵時刻總未能突圍,讓英國球迷一次又一次失望。
從梅禮與漢文不免想起中國女網球手李娜。梅禮勝出,英國政要如卡梅倫少不免抽抽水,借此為自己的政府貼金。只是貼金還貼金,誰也沒有想到要把黨國的利益壓在他頭上,更沒有人要他背負起七千萬英國人的期望,大家都相信冠軍是他努力的成果與回報。
李娜的命運卻不一樣。儘管已脫離黨國訓練體制,自立門戶,並憑着教練的協助及自身努力接連在大賽取得好成績,2011年成為法國公開賽盟主。可自她打出成績後,中國官員及傳媒一直死纏不放,硬要她背上國家的榮譽。今次溫布頓網球賽後的記者會,李娜不過反問自己是一個運動員,「為甚麼要背負一個國家的榮譽?」,就被《人民日報》狠批說她身上有一種「可怕的任性」,還殺氣騰騰的說要約束這樣的任性。相比之下,梅禮實在幸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