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輕一代本應抱有夢想,但收入追不上通脹,好夢未必能成真。調查顯示逾三成80、90後以置業為最想達成的夢想,惟只有27%會先儲蓄後消費,每七人中更有一人是「月光族」。理財顧問提醒,現時人工升幅「完全追唔到通脹」,年輕人要達成夢想,消費前必須先三思是「需要」還是「想要」,並應戒掉「先使未來錢」的習慣。
記者:馬志剛
金融集團美國萬通委託香港大學就本港80及90後的夢想、消費模式、理財習慣及事業規劃進行調查。在519名受訪的80、90後年輕人當中,有34%以買樓作為最想達成的夢想,18%希望有更理想的工作,12%想擁有更多錢,11%想環遊世界。不過,若果以10分滿分,他們的「夢想成真指數」只有5.9分,顯示實現夢想信心並不大。
購物習慣方面,59%會先格價後購買,21%會等減價才買,18%「鍾意買就買」。每三人當中,就有一人曾在過去12個月,購買一件物件後從未使用。至於理財習慣,只有27%先儲蓄後消費,13%有預算消費但超支,每七人就有一人是月月清的月光族。
四成受訪者無投資
月薪分配以日常消費及支付家用佔最多,各有27%,25%用作儲蓄,約11%會用作投資。有儲蓄或投資的年輕人,投資中位數$4,000,儲蓄中位數$2,000。
不過,也有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沒有投資,反映部份年輕人理財傾向保守。至於工作滿意度方面,10分滿分只有6.3分,主要不滿收入太低,工時長欠彈性及晉升制度不明確,希望工作能有合理收入且增長迅速、工作和生活能平衡,及有更多晉升機會。
美國萬通亞洲市務部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市務總監蕭莉玲形容,現時本港工資升幅「完全追唔到通脹」,令年輕一代達成夢想信心偏低。
蕭莉玲表示,香港並非如外國福利社會,儲蓄作退休或應急只能靠自己。她提醒年輕人消費應三思是「需要」還是「想要」,並應培養先儲蓄後消費習慣。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