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歡您?好難咯!(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囍歡您?好難咯!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如果昔日的利東街,最終拍板改名為囍歡里(諧音喜歡您),這條新步行街,一定會成為全港最受注目的景點,到此一遊的本地市民及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因為
(一)囍歡里一名,會為無遠弗屆的網民提供數之不盡的二次創作及惡搞機會,先由「喜歡李老闆」「喜歡李露薇」等食字創作開始,然後是「做瓜里」「拆散里」等擴大。
(二)囍歡里的路牌以至建築物的外牆,會變成塗鴉的最佳場地,令整條囍歡里不但成為城市最新景點,而且可能天天新款(唯一的防範方法是報警拉人及加強巡邏)。
(三)囍歡里導賞團一定大行其道,主辦單位各出奇謀,主題賣點亦五花八門:曾經在囍帖街經營的舊商戶如May姐,可以緬懷昔日時光;協助他們對抗市建局的保育團體可以述說多年鬥爭經驗;甚至是謝安琪也可以在現場演唱她的成名作「囍帖街」。
(四)囍歡里的網站fan page同樣熱鬧,不論上載甚麼最新資訊,都隨時有洗版可能;即使把網站或fan page關閉,其他討論區也會接力,不斷發揮社交傳媒的漣漪效應。
(五)香港的保育團體,大可把囍歡里變為一個保育活動大本營,由網上到現場,先介紹灣仔區的保育項目(如藍屋),進而擴大至全港十八區,但仍以囍歡里為首,因為它具備了作為龍頭大哥的一切條件。
(六)囍歡里內大小商戶的一舉一動,隨時會成為新聞焦點,由售賣的貨品、服務水平、標價、老闆出身及背景……以至日後商戶的更替,都有記者長期追蹤,因為報道極易引起公眾再關注。
市建局非執董黃遠輝上周六在《蘋果》當爛頭蟀,為發展商解釋開脫,聲稱「畢竟一個商場嘅名唔係咁重要,有好多商場改過幾次名,大家應該集中注意商場內嘅店舖,係咪可以保留囍帖街專為新婚夫婦服務嘅氛圍更重要。」
「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命」,人如是,商場也如是。商場要改名,一是換老細,新業主要宣示主權,出售命名權或改變客路定位;二是轉運,現時業主甘願放棄原來名字,一定事出有因,而且絕不會是好事,因為舊有客戶未必接受或適應新名字,除非這些客戶棄之不惜,況且每次換名由招牌名片到通知相關人士及市場推廣成本極其昂貴,倘若不是非不得已又或是有十足把握,否則業主甚少會作此決定,因為隨時賠了夫人又折兵。

根據黃遠輝的說法,新的囍歡里會把昔日專印囍帖成行成市的主題和行業組合擴大至專為新婚夫婦服務。這個經營策略解釋了為甚麼新項目不能叫囍帖街(因為非以提供印囍帖服務為主),又不會再叫利東街,以免再勾起往事,令人回想當日清拆利東街的舊恨新仇。
由於有着上述的兩大限制,但又不欲予人數典忘祖的印象,加上推出時仍須暫時以「提供新婚服務」為標榜,所以想到囍歡里這名字的人,定以為自己是天才,因為新名字既有食字創意,又能保持囍字得意,加上喜歡您的濃情蜜意,推出之後既能向保育人士交代(囍字保留原來神髓),又能令人一聽難忘,會心微笑,的確是神來之筆好得無比。
地產商在介紹新項目的名字時,的確值得沾沾自喜,絕對意想不到會被指為庸俗不堪。輿論一致劣評,黃遠輝奮不顧身,死撐「內容比名字重要」,意圖把公眾的注意力及討論焦點撥亂反正,其實是講多錯多,只能予人文過飾非的印象。
由於落筆打三更,囍歡里一名已注定不可使用,除非發展商霸王硬上弓,而市建局亦無權制止,但要再構思另一新名談何容易,沒有一個市建局、發展商及公眾同時接受的起步點(倒如囍字),要找到一個名字能令上述三組話事人意見一致同樣喜歡,其難度非局內人不能想像,就由現今選取的英文名字Avenue walk已可見一端。
如今市建局的最佳下台階,是重金向公眾公開徵求命名。這個做法的好處顯然易見,只要獎金豐厚,參加者一定十分踴躍,公眾的注意力亦會轉移至如何贏取大獎;至於會否收到合適名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估計入圍名字之中應有不少合適選擇;但如果市建局仍不放心,可以另設專家組別,邀請傳媒代表、專欄作家及名嘴提供建議,由於囍帖街名氣極盛,有興趣躬逢其盛出手相助的才子才女也應不少,只要市建局處理得體,最後出現大團圓結局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站在保育人士立場,改名為囍歡里應最受他們歡迎,因為這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最佳反面教材。要公眾「囍歡您」,無異是妙想天開;難得市建局為保育人士提供一個如此明顯的目標和平台,黃英琦等歡迎也來不及,又何必拒人於千里之外!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