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驗】
自6月錢荒過後,內地股市信心繼續脆弱,昨日再傳出A股IPO(新股發行)將於本月底前重新開閘消息,引發市場對於股票供應過多的憂慮。事實上,最近4次A股IPO重啟後的3個月,滬綜指均錄得下跌,可見消息絕對利淡A股。滬綜指昨日再跌破2000點,收報1959點,跌48點,跌幅2.44%。
中證監於上周五表示正就IPO改革進行研究後,昨日再有內地媒體報道,指IPO最快7月底重啟,屆時有30家左右的企業將有望在A股IPO暫停9個月後一次過上市。
短期沖喜 及後多倒跌
內地曾多次在股市疲弱時以暫停IPO方式救市,根據歷史經驗,在重啟IPO三個月後,股市多數下跌。A股過往曾經歷7次IPO暫停及重啟,但1994年至1996年期間出現兩次為期僅一個月的重啟,若撇除兩次為期極短的重啟,過往則有5次數據可作比較,其中重啟一個月後滬綜指錄得4升1跌,但在重啟三個月後,滬綜指則錄得1升4跌,反映A股呈先升後跌居多,尤其在2000年後的4次IPO重啟,短期一個月內滬綜指均稍微上升,但三個月內均見下插,可見IPO重啟對股市呈負面影響。
平安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曉鳴預計,中證監難於現市況將IPO開閘,至於A股方面,他認為資金面仍然偏緊,股市信心未恢復過來,短期難見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