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雜黎明 - 鄧達智

撈雜黎明 - 鄧達智

比平常一兩甚至三點上床調校到理想的十一點半至十二點半,入睡不難醒來後賴睡難;好運那天七點多,不太好運那天四點多五點即醒,再睡不回去。猶似回到中學至大學甚至設計學院仍循小學時老師教落的良好習慣:黎明即起,散個步,讀課書……
大小二便在傳統中國人唇舌裏屬不雅禁忌,抗拒程度近乎性,難宣於口。老師當時應加兩句:喝兩至三杯清水,沖下去,喚醒腸胃蠕動,讓大小二便啟程;積便不去,情緒不暢。我是那種猶如嬰兒一天須排便起碼三次才覺舒服的人。一些醫生會警告,能有暢快而硬淨的一次便夠,超過兩次屬肚瀉……每人身體構造不同,吃食習慣有異,雖非全素,如果在家,進食75個巴仙以上為蔬果,高纖,帶辣為主,皆為腸臟清道夫;早餐吃過幾乎在中午便排出體外。如可以選擇,寧願清淨腸肚的餓死也不作肚滿腸肥滿佈食物垃圾的飽死。
自童年蒙照顧的Peter鄧顯裕醫生去年已提醒:「閣下情緒焦慮……。」一年後,年輕顧問陳嵐醫生乾脆宣告:「除非閣下抗拒,大概是時候服食舒緩精神藥物!」
藥丸隨身絕非自己那杯茶,從來清楚不完全是個樂觀人,總的算來還是正面向前類別。EQ程度相信足夠面對路旁如何數得清的是非?笑笑邁過,誰有興趣埋身陪葬泥漿浴?何可有幸舔上都會潮人通病 Depression?
所以醒了,縱使未至清晨五點,兩大杯清水灌下去,黑咖啡未燒好,大腸已迅速蠕動,即刻如廁;啊!整個人從骨肉到靈魂即時鬆弛,決定七時前後踩單車去,一應公職私活暫且放下,一個人過的營生非常享受;早餐來一盤家務助理Dee姐姐以米飯舂成頗具嚼勁米糕作基礎,上蓋秋葵,捲心椰菜,咖喱木瓜絲及輕辣花生醬撈成一堆的南洋街邊小吃撈雜Rojak(羅扎,印尼與馬來版本不盡相同),處理過案頭功課,然後騎單車沒入南生圍並米埔陽光燦爛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