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唔該一份《環球時報》。
報販:無呢份報紙喎。
市民:唔係啩?咁hit都無?
報販:咩報紙嚟㗎?
市民:香港報紙隔幾日就引述《環時》文章,呢份報紙肯定堅料。
報販:我一份都無入過。
市民:我明啦!呢份報紙,係咪被人放火燒晒?
《環球時報》已經取替大公文匯,成為非正式官方發言人報紙,報攤應該有得賣才合情理。
《環時》社評,形容香港43萬人上街是「撒嬌」,又指內地應該高度自信,認為香港社會「出不了大事」。撒嬌,也就是女人打枕頭交,動動粉拳,通常都是指情侶之間的小爭吵,意味兩人關係基本還是好的。或者情婦撒嬌要衰佬買名牌手袋,毋須名份,物質補償足矣。
你問問香港人,撒嬌的比喻符合港情嗎?誰和你梁振英政府打情罵俏了?你問問演藝舉中指的學生,如果以情人做比喻,這已是妻子怒剪衰佬子孫根的地步了!衰佬不斷食言,忍無可忍,誰在撒嬌?
香港人也不是想要物質補償,你再多的北水南調,也滿足不了香港爭普選和換掉大話精的慾望了。《北京遇上西雅圖》,湯唯的寂寞不再是名牌包包能滿足的了。香港人在政制上落寞已久,《環時》你知道嗎?
《環時》說香港社會出不了甚麼大事,這等於是「睇死你」香港人怕亂秀才造反。
香港的確無人想發生大事,但嘟姐教落,意外就是意料之外。
土耳其大動亂,起因是政府要進行城區改造計劃,砍伐公園樹木,觸發過萬人示威騷亂。突尼斯革命,甚至推翻了統治23年的政權,起因卻是一名水果小販因不公平對待自焚,引起社會動亂。
香港1966年騷亂,也不過是為了抗議天星小輪加價斗零。出不了甚麼大事?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