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前,我受邀請往一間中學為高年級的學生分享企業,會計與財務(BAFS)一科內的個人理財部份。有學生問我從前的投資有沒有損失,那當然有。因為從來在投資上沒有損失的,並不是一件健康的事。
投資的損失可以分為賬面的,以及實質的。賬面的損失是未賣出的損失,在私人投資來說,由於不是公開的集體投資,不需要向其他人負責,只是向自己負責,即使是蝕了一筆,問題相對不大,只是可以動用的流動資金少了。如果用於投資的資金是閒錢,不會如基金般要面對套現的壓力。
至於實質的損失,則是真實的,因為已把投資賣了。那為什麼要在價格低迷時出售呢?原因可能是有資金的需要,或是盲目止蝕,或是因為機會成本,如賣出以後再投資於有利可圖的東西。
應利用閒錢投資
記起在亞洲金融風暴前,我有炒買窩輪,賺了十萬元左右。當大市興旺時,要在窩輪市場賺取利潤相當容易。那時候,我不是盲目炒賣的一群,我有看有關的書籍,以及利用電腦作分析。可惜一個亞洲金融風暴到來,我買的滙豐窩輛跌得一文不值,賺了的十萬元到最後都蝕清光。
這不是我最大的投資損失,還有的是賬面的那些。金融海嘯最困難的時期,賬面上的損失不小,由於我買的是藍籌股,損失通常是短暫的,待金融海嘯過去以後,股價很快便會反彈,如果在股票低迷時心急地出售,那損失將會不少。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在投資時,要利用閒餘的資金,因為即使是在市況低迷時,也不用急着賤價而沽;而在投資前,我們要仔細地分析公司,待好的時機才購入,因為優秀的公司在經過逆境後可以很快復原。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