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於次季下旬顯著回落,但紐約期油卻自4月低位86美元反覆升至執筆時的近102美元水平。除了受美國石油庫存下跌影響,近期埃及和敍利亞局勢不斷升溫也是推升油價主因。油價上升本身是一種惡性通脹,一方面推高生產成本,另方面削弱消費力,因此對全球經濟會構成額外負擔。
今年4月至5月間,日本、歐洲、澳洲、印度及韓國等多國央行,先後作出放鬆銀根舉動,其後美國聯儲局暗示退市、美滙轉強、多國貨幣急貶,以致有資金撤出之虞,打亂各國央行陣腳,甚至有央行由減息轉為加息應對。
如今油價高企,不但對傾向寬鬆的央行構成壓力,甚至擾亂了意欲收緊銀根的聯儲局的部署。因為貨幣政策過鬆有重燃通脹的可能,但政策突然收緊亦會增加經濟下行風險,此為油價上升帶來的惡性通脹所在。
除油價外,歐洲近日也傳出多項不利消息:一、希臘須在數天內提出新削支項目,歐盟及IMF才願意發放新一筆援金;二、標普調低三大歐資銀行評級,表示它們深受歐銀監需求及經濟收縮的影響;三、葡萄牙財長及外長先後請辭,執政聯盟面臨瓦解,政府無法達到歐盟削赤目標,執筆時,葡債10年期孳息一度高見7厘以上。
全球債息上升、中國調控經濟、歐債風險醞釀升溫、油價高企、以至中東及非洲地緣政局不穩等多項因素,料於本季度中後期逐漸反映在全球的經濟數據之上,其間金融市場波動料趨激烈,投資風險偏好暫不宜過度進取。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