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中調委主任李廣年包養18歲情婦事件,經廣東《南方周末》追查,證實中調委只是一個詐騙機構、李廣年只是一個騙子。這應是繼國務院假司長趙錫永後,內地揭發的又一宗政治騙子事件。令人詫異的是,政治騙子不只越來越吃香、騙財騙色越來越容易,甚至被視為比現職高官更靠譜,這是為甚麼?
李廣年艷照門曝光後,「國內動態調查委員會」(中國動態調查委員會的前身,簡稱中調委)開始受到關注。這個機構展示的招牌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列出的高級顧問包括多位退休高幹、將領,自稱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的第三隻眼睛」。他們行騙的手法是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封官許願,收取會員費、項目推廣費,不同於在雲南、湖南等四省過足官癮的假欽差趙錫永。
騙子政治水平不差
不論是中調委,還是趙錫永,能在中國官場混得風生水起,證明他們與現職官員的同質性越來越高。一是騙子的政治水平不差。趙錫永對所到之處多有建言,還促成建設項目落實;中調委秘書長黨金國自信堪任省長、部長,到各地調研時與高官一樣,對農村問題、中國夢能侃侃而談,又喜題詞、授匾。二是現職官員貪賄、包二奶已成常態,與李廣年、趙錫永相比,不過多了一頂由黨賜予的「合法」烏紗帽而已。政治騙子與現職官員,誰更黑?只能說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