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程脆弱 恐陷阿拉伯之冬

民主進程脆弱 恐陷阿拉伯之冬

兩年多前「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之際,似乎打開了以民主選舉、建立穩定新秩序之路。埃及近日動盪卻說明這條路絕不易行,民主進程非常脆弱,隨時在這次危險先例後出軌,陷入「阿拉伯之冬」。
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幾十年來一直受穆巴拉克和其前任專制打壓,夢想終有一天上台執政,去年他們贏了自由選舉上台,結果一年後卻被趕下台,這將會加深他們的受害者悲情心態,摒棄選舉之路,走向激進化。
最先革命成功的突尼斯,也面對類似的政治困局。當地伊斯蘭復興運動黨藉選舉上台後,同樣被指搞伊斯蘭化,今年初面臨倒台危機,但最終成功與自由派妥協,組建新的聯合政府。當地人近期卻受埃及草根運動「反抗」啟發,要以群眾運動繼續倒伊斯蘭政黨,可能步埃及後塵。

其他阿拉伯之春國家情況不同,卻也有本身的問題。經過內戰的利比亞,權力四分五裂,多個伊斯蘭政黨受抵制,也頂住了軍閥奪權,但阻不了針對美國人的襲擊和武器擴散。也門的軍閥、前將領、前執政黨和反對派領袖,則靠權力平衡達成分享權力協議,避免流血矛盾惡化,勉強繼續政治過渡。
在內戰已死了超過10萬人的敍利亞,總統巴沙爾對穆爾西下台幸災樂禍,稱代表「政治伊斯蘭的終結」,讚揚民眾反抗。巴沙爾不滿穆爾西公開支持遜尼派反對力量造反,反映中東的教派分裂老問題。
英國《衞報》/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