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加坡自今年起推出人民幣清算服務後,有不少人估計,星洲有機會挑戰本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一哥地位。星展銀行執行總裁高博德直言:「全球最大的離岸人幣業務,香港為不二之選。」新加坡不能與港在離岸清算上競爭。
高博德解釋稱,香港坐擁先天優勢,亦在離岸人幣業務上為先行者;加上與內地貿易頻繁,在發展人民幣業務上已具有先天的優勢。他續稱,人民幣資金池的發展,需由貿易結算帶動,而香港與內地貿易量,為其他有清算業務地區如台灣及新加坡的數倍之多,故新加坡絕不能與港在離岸清算上競爭。他估計:「其他金融中心要取代香港的地位,機會非常之微。」
至於日後發展,高博德認為,新加坡在人幣業務上,將不能與港作直接競爭;反之,應另覓方法找尋屬於自己的客戶群,並與香港吸納不同客源。
星展銀行董事總經理及固定收入業務總監李福陳補充指,新加坡可更積極參與人債業務,他估計,連台灣及新加坡加入清算業務後,將可吸引更多企業發人債,至2015年,離岸人債總量將達1.5萬億元人民幣;至5月底止,離岸人債總量約為4,800億元人民幣。
此外,上月有傳內地銀行因中央嚴管影子銀行造成水荒,高博德指出,影子銀行主要資金來源為市場的一些多餘資金,而該些以信託等模式成立的影子銀行,常以結構性產品出售,吸納資金後放貸予中國企業,借予銀行則屬小數,故對銀行業不會造成嚴重影響。
人行料續嚴管影子銀行
至於造成影子銀行風行的成因,高博德表示,因為內地的貨幣政策轉緊,而企業要由影子銀行借貸,主因政策令不少銀行難以放貸,企業需要資金時轉向影子銀行。
但他認為,人行希望更有效控制影子銀行,而現時內銀拆借成本已回落至近正常水平,亦相信人行會繼續加強影子銀行的處理,故相信不會對內銀造成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