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到去英國讀中學後我選擇吃全素,因為對食物的警覺性,加上每天忙得團團轉體力透支,18歲時瘦得只有95磅。聽從媽咪建議決定增肥後,我又鑽了牛角尖,為證明吃素不是致瘦的原因,兩年內毫無節制地進食肥到178磅。22歲我回港生活後仍是肥妹一名,直至爹哋一句「人點可以放棄自己而唔在乎」,我決定開始減肥。
減肥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為對症下藥,我首先分析自己肥胖的源頭。因為內心不時感到空虛和失落,我讓食物佔據了整個腦子,經常停留在無時無刻都可以進食的狀態,連工作都失去了專注力。回想為甚麼18歲時可以瘦到只有95磅?我認為最關鍵是要作出心態上的轉變,只要將導致肥胖的因素反過來操作,便可以成功減肥。
肥胖是因為對食物上癮,同時恐懼肚餓的感覺,一餓我就覺得失去了力量。當然我不需要極端得去討厭食物,但決定要讓自己愛上肚餓,一肚餓就感到開心,因為這代表着身體正在消耗能量,能量消耗掉自然會瘦下來。以前我不習慣也不喜歡和朋友一起進食,每每和大家一起聚會時,我吃得很少,等大家離開之後,一個人躲在家裏瘋狂進食。我決定要和朋友分享美食,一個人的時候盡量不吃或者少吃。另外,適當地出去約會一下,對於控制體重也是很有效的,拍拖自然會注重儀容,也會多些行街買靚衫,就算一時間未找到心儀的另一半,拍吓散拖也是好的。
每件事情持之以恒,必定會有成績。終於我用了兩年的時間,從170多磅成功減到130磅,在瘦與肥、肥與瘦之間徘徊過後,最終我的體重又回到了原點,這是一個探索過程,我學懂了控制自己的飲食習慣,也學識在追求健康和追求減磅之間取得平衡。香港社會對於肥胖的批判比較刻薄和殘忍,其實不論肥瘦,身體和心態上的健康才是最重要,接受自己,不要以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從事公關行業後,因經常要面對鏡頭,令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但我的身形天生比較橫,相比身邊很多的模特兒朋友,我也永遠達不到那個所謂完美的境界。
至於吃素與否,反而對體重沒有直接的影響。我由13歲到24歲前後吃素超過十年,16歲至24歲是吃全素,回香港生活起初仍然堅持吃素,後來因為經營公關公司,受到各方的壓力才放棄吃素。一來公關公司的工作經常有應酬飯局,我一個人吃素會帶給全枱人不方便;二來公司拍檔C認為我的性格太被動且過於隨和,明知被別人佔了便宜也不作出反抗,往往被人當作地毯般踩在腳下,因此在商場上缺乏戰鬥力也不會做出好成績來,C將我這種沒所謂的性格歸咎於是吃素造成,要求我放棄吃素,以增強野心和在香港社會的競爭力。
其實吃素對性格的影響不大,我的內心一直到現在,還是支持吃素的,我吃了十年素期間,也曾經希望以身作則能夠影響身邊的人,但無論是我的家人和朋友,沒有一個被我感染到。或許是因為我本來對食物要求便很簡單,吃素對我來講並不困難,但很多人尤其是中國人,認為吃是人生最大的享受,要他們吃素是強人所難。吃素現在香港也漸漸流行起來,容易讓人接受了,為甚麼我不考慮重新做一個素食者呢?因為我的另一半楊如芯偏食,並且吃得很講究,她從不會一個人晚餐,喜歡和朋友分享美食。有時我運動完畢想來根雪條她都阻止,因為楊如芯除了正餐外不吃零食,她要我留肚陪她吃正餐。為了我的所愛,我願意妥協。
在英國留學時結識的很多朋友都是吃素,因為facebook的出現,大家又重新聯繫上了,他們不少到現在仍然堅持吃素,在facebook看到我post的漢堡包照片,會送贈嘔吐的表情符號給我。吃素是良好的習慣,但不是人人可以做到,退而求其次,為支持環保,我們還是可以作出一些犧牲的。中國人好面子,請客講求豪氣,宴會中常吃的是魚翅、深海魚和野味,還經常製造滿桌剩菜。中國人口龐大,我們有責任關注環境和海洋生態問題,請支持「無翅宴客」。
Profile:趙式芝
趙世曾女兒,卓能(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慈善機構芝芝工作坊創辦人,愛好駕駛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