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兩位房策高官(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上周前後腳公佈新政,包括延長私樓申請樓花期至30個月及向私樓勾地表內「勾地」建公營房屋,那邊廂卻無視港鐵要求降低兩幅大型鐵路上蓋項目的補地價和設計金額,令人懷疑政府一邊講加快供應、另一邊卻刁難最大地皮供應者的實際供應,有兩頭蛇之嫌。
眾所周知,目前滾存在勾地表內的住宅供應多極有限,始終不及由港鐵提供的鐵路上蓋物業那麼充裕,如去年及今年先後流標的大圍站和天水圍天榮站上蓋兩幅地皮,合共可提供約4,500個住宅單位,已足以頂上近十幅可建500伙的中型地皮,惟那時因為補地價金額過高和建築成本過重,導致地皮無法順利售出,反而從勾地表內抽出地皮讓路建公屋,變相令私人住宅地皮更加缺乏。
改變貨如輪轉策略
發展商貨如輪轉的銷售策略有變,當然在投地上會轉為揀擇,月來多幅貴重地皮均為低市價售出,反映了政府調低了賣地的底價,適應發展商胃口,有賤價賣地之嫌。
若然政府態度不變,投地標價只會越來越低,參與的發展商抱摸石過河心態低價投地,來抵銷因樓價調整後的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料今後的土地價格將陸續有破底價的情況。港鐵方面回覆表示,兩幅上蓋地皮仍與政府磋商地價和發展模式,尚未定出正式重推日期。
劉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