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經紀的黃昏 - 丘亦生

金融雲端:經紀的黃昏 - 丘亦生

樓市辣招推出後,有價冇市,交投萎縮,對靠佣金食糊的經紀最是濕滯。難怪美聯集團(1200)太子女兼副主席黃靜怡接受外電訪問時警告,如果港府不撤辣招,明年將有三分之一地產經紀失業。周日(7月7日)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又會號召經紀上街反辣招。當所有經紀都視辣招為眼中釘時,反可能忽略了一些真正的威脅。

科技發達 考驗中間人

按照4、5月的本港住宅成交登記,分別只有4,400宗及5,300宗,以全港近3.7萬個地產經紀計,即是平均每七至八個經紀,才有一個於當月內發市。照計,買賣兩閒之下,租盤成交應會較活躍,但幫補不了多少,收入下跌是肯定的。
不管辣招是否撤,在聯儲局啟動退市及內地水荒之下,經紀暫時也難復風光。其實地產經紀的處境還不算太差。
本報上周訪問的股票經紀,慨嘆現在的收入比十年前少一半,原因是港人已習慣在網上買賣股票,現在九成投資者會自行在網上落盤,任大市成交再多,也很難彌補分薄了的佣金收入。
經紀作為中間人的角色,其價值越來越動搖,就連銀行業亦憂心忡忡。渣打行政總裁冼博德(Peter Sands)早前在《金融時報》撰文,指政府加強監管及去槓桿化的趨勢,都不及科技帶來的衝擊來得深遠。銀行作為撮合存戶與貸款人的中間人角色,正面臨考驗。
他之所以這樣擔心,是因為銀行服務大部份都是關乎戶口上的數字跳動,只有小量涉及真實鈔票的提存,故此很適宜在網上進行,盡用網絡賦予的規模經濟效應。因此他預言,銀行業可能會步唱片業後塵,被新的經營模式所顛覆,而未來橫掃市場的強者,未必來自銀行業界之內,到時銀行的利錢會受壓,分行可能式微,業界若無法開發出新的增值服務,便會被贏家通吃。

廢銀行武功 指日可待

要廢銀行武功看似遙遠,但由於誘因巨大,故此不乏有心人嘗試,希望「chok」出絕招,早前的虛擬貨幣Bitcoin固然聲勢浩大,此起彼落的P2P借貸平台,也試圖繞過銀行,直接配對借款人及貸款人,雖然要撼動既有金融巨人仍言之尚早,但天下圍攻,總有一兩家會突破tipping point,成功打開新局面。
樓市辣招固然難啃,但影響只是一時,假若樓價的回吐出現momentum,這個弱勢政府肯定急急「順應」民意撤招,我認為,三分之一經紀失業的情況,CY做夢也不敢面對。
經紀要擔心的,是當客戶開始透過平板電腦的3D圖像引擎睇樓,並直接與業主進行視象通話時,這絕對不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