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早前內地水緊令拆息大幅抽升,有指部份原因為人民銀行減少放水,其背後目的實為控制銀行信貸擴張速度,以控制影子銀行規模。影子銀行過去一段時間,被視為「洪水猛獸」,中銀監更出台《8號文》,嚴控影子銀行之一的理財產品規模,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卻指,影子銀行事實上有其存在意義,不應一刀切「處死」。
所謂影子銀行,即在正規銀行體系以外,可提供信貸的機構及活動。IMF亞太部副部長Markus Rodlauer於美國華盛頓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影子銀行活動的發展「十分正面」,「不能被移除或停止發展」,但就需要十分小心地處理,「以確保其以正確方向運作,並受到正當的監管。」
風險尚未「逼在眉睫」
他亦不認同使用「影子銀行(Shadow banking)」這個名詞,來形容相關金融活動。他指,影子銀行事實上相當公開(very much in the open),只是一個「非傳統、更具巿場導向性的金融媒介」。他表示,內地之所以衍生出影子銀行,是由於金融體系受到相當監管,故資金需要經二手渠道套利,如非傳統的理財產品。有關二手巿場,遂發展成目前的影子銀行。
內地影子銀行活動之所以被視為潛在危機,是由於影子銀行不受監管的信貸活動,或與正規銀行或金融機構存在資金上的瓜葛。評級機構惠譽中國金融機構主管朱夏蓮早前曾表示,影子銀行至少四分之三的資金,直接及非直接地與傳統銀行資金有關連。巿場憂慮,若影子銀行大規模爆煲,例如有大量壞賬無法收回,傳統銀行體系亦難免會受到影響。
不過,Rodlauer卻認為,目前有關風險尚未發展至「系統性」,或「逼在眉睫」的地步,內地政府仍有「相當的水位及政策空間」,逐步調整及適應影子銀行的發展,有關措施亦為內地金融改革成功的重要一步。
內地金融巿場未完全開放,致投資渠道受限,除了衍生影子銀行外,亦間接導致內地樓價急速上升。IMF亞太部副部長帕帕.恩迪亞耶表示,內地樓價上升的其中一個背後原因,正由於內地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有限,儲蓄又受低息環境影響,令回報偏低,故多數人傾向將資金投放於物業巿場。
倡增投資出路助遏樓價
過去內地政府為遏抑樓價升幅,於部份地區推出限購及限價等措施,亦有推出更多公共房屋。恩迪亞耶指,有關措施已見成效;但若政府未改變內地金融巿場的結構,增加投資出路,樓價仍會持續向上。
記者關穎欣華盛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