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內地官場常規,七一過後的焦點就是北戴河會議。北戴河會議並無固定模式、會期,甚至在2003年胡溫主政之初以節儉之名取消。習近平主政後雖嚴令轉變作風、提倡廉政,不過未有取消今年北戴河會議的消息。
當局去年曾徵召武警廣州邊防指揮學校100名學員去北戴河「援暑」(增援暑期警衞工作),時間是7月8日至8月29日,相信北戴河會議就在這段時間裏舉行,焦點是中共十八大人事佈局,期間傳出常委由九人減為七人,第一波名單包括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俞正聲、李源潮、汪洋。但第二次北戴河會議後,這份名單上的李源潮、汪洋被張高麗、劉雲山取代,中共高層權鬥之激烈備受關注。
今年的北戴河會議,相信會期與去年相若,第一個議題也是去年懸而未決的問題,即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事件的定性、刑期。中共意識形態近期明顯向左轉,似乎有利挺薄一派。但胡溫、習李絕不會給薄東山再起的機會,也不會再拖而不決。
錢荒成會議議題
第二個議題是錢荒對內地的衝擊。利益集團不會放棄挑戰「克強經濟學」的機會,習李要反擊,首先要釐清銀行、股市、實體經濟所能承受的衝擊的底線。第三個議題是政治、經濟改革規劃,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定下基調。內地券商期望會議釋放改革訊號利好股市,如以會期推算,A股想翻身要等到8月底。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