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以3:0擊敗西班牙,連續三屆奪得洲際國家盃冠軍。看這場決賽,不其然又再想:「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怎麼不能有一支出色的足球隊呢?」
足球在中國是受歡迎的運動,但男足總是難以在世界球壇取得一丁點成績。倫敦奧運會時,中國隊在外圍賽已告出局。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亞洲區外圍賽,中國隊亦在第三圈止步。有人歸咎是主教練的問題。
的確,提倡「快樂足球」的「神奇教練」米路天奴域曾經令中國男足有點生氣,加上2002年世界盃由日本和韓國合辦,中國隊不用與兩支主辦國球隊在外圍賽碰頭,而且「抽到好簽」避開中東幾支實力較強的球隊,於是順利打入決賽周。當時,有球迷以為,中國足球有希望了!還說要與巴西隊攜手出線。然而,入到決賽周卻因為「黨派之爭」,令教練米路在用人排陣方面綁手綁腳。結果中國隊面對巴西、土耳其和哥斯達黎加三場比賽一球不入,成為「三零部隊」出局。大家最有印象的大概只有肇俊哲對巴西的一球中柱波罷了!
當然,亦有人說是內地的貪污腐敗和黑哨問題,令中國足球一直停滯不前。
中國女足曾經有過不俗的成績,但難以延續。2011年日本奪得女子世界盃冠軍時,有人問:「日本女足強在甚麼?」的確,在獲得世界盃冠軍之前,日本女子足球員並無得到國家資助,訓練環境非常惡劣,有些甚至一邊在便利店工作一邊踢足球。
當時互聯網上有人提到:「中國的女子足球運動員只有400人,而日本則有3萬人!基數不同,難以相提並論。」其實,3萬人這個數字也包括參加學校課餘活動的年輕人,不僅是以踢球為生的職業球員。在日本,足球是深深紮根於社會。每逢周末的兒童足球比賽,很多都是一家大細到場支持,他們都在享受足球的樂趣!通過比賽,有潛質的運動員自然能脫穎而出。近年日本足球員例如香川真司、岡崎慎司等在頂級足球聯賽也站穩了腳。
日職紥根地區 非向錢看
日本職業足球聯賽在創立之初並不以賺錢為前提,他們明白沒有深厚的足球文化,就沒有廣大的市場,所以發展計劃是長遠和有連貫性的。聯賽球隊植根於地區,有自己經營的主場,球會以地方居民為主體並由多個地方企業合資,防止單一企業操控發展。此外,球隊命名都必以地區為先,例如京都不死鳥、橫濱水手和大阪飛腳等。日本企業多有足球隊,水準還非常之高。日本的體育政策就是這樣以民為本,並結合政府支持和企業贊助。
中國呢?他們一開始就只選拔優秀的運動員來進行集中精英培訓。但我們都知道,足球是隊際運動,絕非只靠集合11名出色的球員就能拿到好成績。當中還有戰術、默契和信任。
翻開報章,看到中國政府又要在甚麼行業進行兼併重組。像在今年3月,就說要重組汽車、鋼鐵和造船等9個行業,以「打造」能夠進軍海外的大企業。中國政府已經將石油、通訊和銀行業的企業數目整合為3至4家,這些行業的龍頭如中石油(857)、中移動(941)和工商銀行(1398),處於壟斷狀態,銷售額和總市值在全球排行榜上均名列前茅。他們再將利潤用在併購海外業務,令這些中國企業對世界經濟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但另一方面,在汽車和鋼鐵行業,中國有100多家在互相競爭。本來過度競爭在世界各行各業時有所見,但短視和胡亂的整合等同進一步擠壓收益,於是很快就被埋葬於這種違反自然的政策!
全民參與 通過比賽選拔
中國在培育運動員方面,也如出一轍。年紀小小而有運動天賦的早就被政府選拔出來,然後送到體育學校進行訓練。國家投放龐大資金在這一小撮運動員身上,目的就是在世界大型運動會獲取獎牌。這種做法無疑可在短時間內取得成績,尤其在參賽人數較少的體育項目。但在全世界擁有數億運動員的足球運動上,不但難以用這個急功近利的模式取得成功,亦助長了貪污腐化。
其實,中國要提高足球水平,最好是讓普通孩子和市民都能參與這種運動,令加入體育會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長遠來看,要增強真正的兵源,將來可以從多達幾千萬人的足球愛好者中,透過比賽來一步步選拔優秀的球員。
人類的本能是通過競爭進行學習。運動愛好者就是不怕經歷挫折,並加以反省,改正弱點,然後重新接受挑戰。如果政府從一開始就旨在選拔少數精英運動員,被選出來的就容易恃寵生驕,出現紀律問題。另一方面,沒有在基層跌跌撞撞的經歷,難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而重新站起來,最後或會選擇急功近利,出現受賄造假的歪風。領導者自私自利的前因,就成為中國足球積弱的後果。
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