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民怨沸騰的7.1回歸紀念日,梁振英政府仍未解決市民置業難的訴求,四日內三度出口術謀求和諧,圖以「派粒糖」平息市民對住宅供應不足的不滿。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7.1前急急宣佈,放寬樓花期至30個月,又將3幅毗鄰沙田石門站地皮起公屋;局長陳茂波昨更指,本月將盡早公佈新界東北經調整後的計劃,並參考公眾意見作出很多調整。業界卻轟遠水不能救近火,「假和諧」招數難解樓市困局。
記者:湯家明 陳家雄
梁振英政府上周發表施政滙報,自詡上任後樓市「政績」後,兩局長相應配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趕在7.1前公佈延長可售樓花期至30個月,以增供應圖紓緩民憤,並為增建公屋,不惜搶私樓地改建公屋。
張炳良昨補充,現時樓價相對高企,與一般打工仔收入落差似乎比較明顯,所以可能較多人要依賴公營房屋,然而公營房屋除了出租外,還有出售。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本港地價高、樓價高、皆因缺地缺供應,聲言不會計較短期的波動,政府會持續供地。
陳茂波否認偏幫地產商
同時,新界東北修訂計劃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第2階段公眾參與方案,及發展模式,將於本月盡早公佈。至於,政府何解重提公私營合作發展模式,予市場感覺政府偏幫地產商,陳茂波回應指,調整項目時,是考慮到整個項目的公眾利益。
儘管政府欲加快供地步伐,長遠供應仍面對不少難阻。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表示,政府以增加土地供應為方針,原是「王道」,但為了即時見效,而推出辣招,對樓市引起「副作用」,殃及無辜,包括影響換樓、外資企業來港買寫字樓等均需付重稅,兼且影響小業主,「人哋(小業主)買返來……原本可以高價套現,但政府攔住晒啲客,對業主不公平!」
他又抨擊政府最近批地不貫徹「港人港地」政策,「推出(港人港地)時,除了賣畀港人,仲要規定係首次置業,若無設限制,變相俾人投資都得。」違背港人優先的施政理念。
對於政府勢要打壓樓價,施永青指出,「想小業主減價?要跌好多先掂啦,呢條路行唔通,因為唔係跌一、兩成就搞掂,起碼跌四、五成,人們才買得起,但要小業主跌四、五成就好唔公平,到時跌到無投資能力、無消費能力,變咗八萬五的翻版!」
關焯照:政府買時間等運到
長策會成員兼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今年首季政府推出招數均是管理需求,是在「買時間、等運到」,希望美國加息,從而壓抑本港樓價。過去半年辣招作用不大,因本港剛性需求大,尤其「中小型單位曾跌4%,但最近又回升1%,下跌幅度不理想。」
他指,過去5至6年,落成量平均每年1萬伙,對比過去20年,平均1.9萬伙,要追回幾年供應量,未來兩年是無可能,所以市民要等下,畢竟剛性需求積壓多年,除非外圍經濟動盪,否則樓價難大幅度下調。他相信,樓價今年內不會跌兩至三成,但會由今年高位回吐10%至15%,因市場預期美國加息,壓抑購買力。
市民心聲
吳先生:
「延長樓花期30個月,讓買家提前買樓是一件好事。過去半年,政府出招打壓樓價,令買家驚樓市會跌,但最終沒有下跌。」
林小姐:
「政府出招打擊炒家,算是有少少成效,但仍希望政府繼續出招,樓價貴過頭,點買得起!」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