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死後骸骨埋藏在泥土裏,經過長時間變成化石;原來,樹木枯萎後也有機會變成木化石!要認識木化石,不一定要到博物館,座落荃灣、全港首個天然木化石公園正式開幕,細蚊不但可近距離觀賞木化石,更可參加導賞團了解更多!
記者︰高高姐姐
攝影︰輝哥哥
千奇百趣老古董
說起化石,細蚊第一時間想到幾千萬年前,動物死亡後被塵埃、冰、泥、沙甚至火山熔岩迅速覆蓋,最終被細菌分解,只留下骨頭、爪、牙齒等較堅硬的部份,經過數千萬年成為「化石」。其實這種叫「實體化石」的類別,還包括植物的葉、種子和毬果以至整棵樹木。
Q1:木化石是如何形成?
當中過程稱為「礦滲化」,以園內的硅化木為例,當樹木死後,枝幹被水淹蓋,沒有受到細菌及空氣的影響而腐化,水中的礦物如二氧化硅滲入了枝幹的隙縫、小洞,取代了原有的樹木組織,幾千萬年之後,形成化石,看上去就像石頭一樣,但同時保留了樹木的紋理。
Q2: 形成木化石的機率有多高?
機率只有百萬分之一,因此每一塊木化石都異常珍貴,可說是植物界的老古董啊。
Q3:公園裏有多少塊木化石?
公園珍藏了127塊罕有的木化石,全部來自東南亞,屬於新生代時期的被子植物,即差不多是侏羅紀白堊紀年代末已出現的植物了。
免費木化石導賞活動
地址:荃灣楊屋道八號
參加辦法︰於如心廣場一樓詢問處登記
時間︰即日至8月31日逢星期日10:30am至11:30am、12:30pm至1:30pm、3:30pm至4:30pm、4:30pm至5:30pm (每節20名)
詳情: http://www.ninafossilgarden.com
查詢︰2500 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