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手上都有兩手政府第三次發行的iBond,第一天的收市價為103.15元,若在第一天賣出,每手賺315元,比起以往的105、 106元(即10,500元、10,600元),低了不少,可是我仍然相信之後iBond的價格會升回105元左右,但隨着派息,價格一定會回落,越近到期日,價格便越低,因此想出售iBond的投資者便要把握價格上升的時候。
在賣與不賣之間,應如何衡量?首先,你的投資是否來自閒錢?若不是的話,便應在高位把iBond賣出,把賺來的錢投資在優質的股票,反正不少股票在現時的價位低迷,把投資於iBond的1萬元或是2萬元買入好的股票,要賺上1,000元不是難事。
我曾說買iBond的人是把資金作為債券投資,應是長線投資才對,即是乖乖地收取每年約4%的利息,再在三年後收回1萬元本金,三年的總回報約是1,200元。另有一些人把iBond短炒,投資了1至2萬元,希望在上市時每手賺上數百元。究竟哪樣較好?基本上沒有答案,是短炒與長揸的分別,沒有對或不對的地方,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投資性格各異 切忌跟風
當一些習慣了短炒的人買了iBond,要他們持有數個月是不切實際,倒不如利用政府以面值出售的機會,每手賺數百元,再在其他地方找尋機會,才符合他們的性格。另一些情況是習慣了長揸的人,當買了債券作投資,他們要的是定期收到利息,再在到期時收回本金,期間債券價格的升跌他們並不在乎,這又是性格。
因此投資者要了解自己的投資性格,而這性格也決定了你的投資策略。切忌跟風或是跟其他人,因為其他人的性格以至投資目標不盡相同,只跟着別人一定帶來不少錯誤的決定。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