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反拙】
嬰兒扭計原因眾多,東區醫院註冊助產士蔡碧琪表示,父母最常見誤解嬰兒「唔夠飽」,引致情緒變差而扭計,但胡亂增加奶粉的份量,隨時令嬰兒食滯引發肚脹問題,結果弄巧反拙。
亂增奶粉份量易食滯
她在母乳診所處理產婦個案時,發現不少母乳媽媽往往誤解「自己餵唔到母乳」,令嬰兒成日喊,但未有找出扭計的真正原因前,已加入或增加奶粉餵飼,令嬰兒食滯。在惡性循環下,母親因嬰兒減少吸啜致奶水不足,影響母乳餵哺。她建議餵母乳的媽媽學習按摩技巧,不但有助舒緩BB肚風問題,也有助調理自己的荷爾蒙分泌,增加母乳供應。
「瀨濕尿片、肚餓、件衫或張被包得太緊、環境太焗熱都會令BB喊。睡前玩得太癲、受嘈音嚇親,又或煙味、驅蚊劑等氣味刺激,都有可能令BB扭計」。她表示,嬰兒睡前半小時應減少劇烈動作,如大力搖抱,以防半夜紮醒。轉換照顧者也是關鍵,例如更換工人、媽媽坐滿月後返工,不再全日照顧,都會令BB有分離焦慮症狀,欠缺安全感,致情緒不安或容易喊。發燒患病也會令嬰兒扭計或狂喊,父母須找出箇中原因,對症下藥。
除親子按摩,播放柔和音樂、掃風及沖個暖水浴,都有助緩和嬰兒的不安情緒。嬰兒俯伏父母的膊頭,讓他聞到親人的味道、聽到親人的聲音,都可增加安全感,令扭計B冷靜下來。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