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填區 - 左丁山

堆填區 - 左丁山

最近梁政府力推既定政策,在將軍澳擴建垃圾堆填區,受該區議員及居民極力反對,卒之碰釘碰到焦頭爛額,臨時收回提交立法會嘅撥款申請。如果我住在將軍澳,知道住宅對面塊大空地係堆填區,一定反對,有關私人健康利益,樓價上升利益,冇理由唔反對嘅啫。將軍澳有堆填區,樓價應該比市區平好多至啱,比沙田亦應該平幾成,但數字顯示,將軍澳樓價比沙田低好少啫,由此可見香港真係地少人多,市民連在垃圾堆填區買樓,亦不嫌棄,舉例而言,簡單講句,今天將軍澳之臭味,全港知聞,你如果與女友結婚想買新屋,仲會唔會去將軍澳買樓呀?
錯只錯在政府,當初既以將軍澳為堆填區所在地,何必在該區建設工業區與住宅區?青衣原本是石油庫區域,開發為大型屋邨用地後,居民反對油庫,油庫係可以搬走嘅,但堆填區如何搬?根本不可能,當年之房地土地決策人,實在抵鬧。因為當時填平成個海灣,搬走紹榮鋼鐵廠,無甚反對聲音,一切進行順利,政府話乜就做乜,點解唔在大嶼山東涌附近填海興建大規模住宅區,避免在將軍澳堆填區隔籬起樓?
過往規劃錯失,已無法挽回,最緊要係如何解決未來之垃圾處理問題,三個方法必須齊頭並用:(一)減少源頭垃圾,將垃圾分類徵收費用,但此方法不是唯一方法,因為如果徵費太高,市民必定反對,議員跟住反對(經濟學原理,徵費愈高,垃圾減少得愈多),政治上不可能,如徵費太多豁免,又起不到大作用,但始終係要徵收一啲嘅。環保團體只講徵費,只講垃圾分類,不准擴建堆填區,根本不通;(二)有限度擴建堆填區,以堆填建築廢料為主;(三)興建焚化爐,焚化一切可焚化的垃圾。
處理垃圾這回事,先進地區皆見三料齊下,缺一不可,瑞典嘅焚化爐仲焚到唔夠瑞典垃圾供應,要幫挪威焚化垃圾㖭,唔通瑞典人唔反對二噁英,唔注重環保?歐洲人最注重清新空氣,發電盡可能減少排放也,「經濟學人」以前就報導過荷蘭發電,利用棕櫚油,喜其低排放也,棕櫚油從那裏來?印尼囉。印尼商農每年焚燒樹木取地,以種植棕櫚樹,苦了星馬,益了荷蘭,可知環保係好複雜之政治經濟問題,不是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