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佔中商討日的「賽後檢討」

隔牆有耳:
佔中商討日的「賽後檢討」

後日的7.1大遊行,其中一個主題是「佔領中環、蓄勢待發」。本月初首場佔中商討日,有參加者提出佔領機場、討論是否需要進行變相公投……但大會最後只歸納出加強宣傳、組織等極度空泛的七大議題。究竟,參與者對佔中是觀望?是懷疑?

自發到商討日的中產劉先生認為,要動員萬人佔中,先要讓市民認識到民主對改善民生有何實質好處。佔領之前,先要發動罷交稅、抵制中資銀行。

社運人士朱凱迪就點出,佔中一旦成事,其實是一場中產階級大罷工,以爭取港人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問題是,香港人:「你夠唔夠膽搞一樣收唔到科嘅嘢?」

商討日後,7.1之前,兩人隔牆再論關於佔中的想像……

記者︰白 琳 雷子樂

中產人士劉先生 民主民生須緊扣

劉先生參與首次舉行的佔中商討日後,前者擔心佔中淪為學術研究。

記:《蘋果》記者
劉︰半退休中產劉先生、自發參加商討日市民

佔領中環行動首個商討日早前舉行,是香港首個同類型讓市民體驗直接民主的活動,不同階層的參加者來自各行各業,商討後各有想法。目前離明年正式佔領中環尚有一段時間,有參加者擔心整個運動太脫離群眾,難獲社會大眾支持。

記:你滿意佔中商討日的形式嗎?會否覺得七大議題太空泛?
劉:正式討論得個幾鐘,我想傾吓佔領行動有乜嘢concern,點將民生、民主、佔中扣連,都冇時間。佔中三個發起人有兩個係學者,我擔心將佔中變成學術研討。佢哋成日強調商討日係全世界第一次,好似好開心咁,我驚當係民調加focus group嘅qualitative analysis咁搞,同一般群眾脫離就弊。群眾民主運動嚟講,佔中喺推動市民參與同宣傳論述方面都做得唔夠。
記:佔中發起人以「傳道者」自居,商討日尾聲又搞大合唱。你會否覺得太似佈道會而產生反效果?
劉:佈道會純粹係形式問題,我唔反對。香港好得意,民主好似宗教咁,你信就信,有啲人唔使點講都明,有啲人坐低聽你講幾粒鐘都未必肯一齊爭民主。喺英美澳,民主係空氣,覺得冇民主係唔可能。喺香港,自由先係空氣,但係啲人又唔會諗,如果一路冇民主,將來自由都會冇埋。搞佈道會,至少多一個機會去喚醒一啲人。
記:佔中如何吸納中產支持?
劉:我八十年代港大畢業,朋友有工程師、老闆、上市公司董事,或者做官,大家成長過程都係冇民主,對民主冇強烈渴望。好多香港人覺得,我有嘢做、有飯食、有錢就夠,民主唔係咁重要。朋友聽到佔中就話:「你去埋我嗰份!」佢哋管教小朋友已心力交瘁,返工時間又長,唔會反對你,亦唔會積極行動。中環啲人覺得你好多餘,阻住佢返工。
其實中產對香港歸屬感係強,講起社會問題,個個都好氣憤,但係覺得理唔到咁多。我個醫生朋友成日話公立醫院點樣慘,佢就選擇唔撈,出來掛牌,問題依然存在。呢種無力感影響唔到真正生活,香港又未去到最差,說服佢哋有難度。呢班高學歷中產需要再教育。佔中論述好緊要,一定要將民生同民主扣連,要解釋民主對人有乜嘢實質好處,每個人手上一票對未來有乜嘢影響。

香港人素來以遵守法律、嚴守秩序自豪,走上街頭佔領中環公民抗命,對大部份人來說是個大挑戰,不只是良心的考驗,也有很多實際的考慮,香港人願意為後代爭取活在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付出多少代價,是佔中成敗關鍵。

記:佔中是否要等到香港經濟大蕭條才能成事?會否太被動?
劉:除咗時機,仲要睇你做幾多嘢。通常啲人信教,總係有事發生喺佢身上,啱啱有人同佢講開基督教或者民主,突然嗰吓就click到。佔中就要集中郁呢班marginal嘅人。當政府做得越來越差,有可能信民主嘅人就會越多。例如公務員,舊年未必聽你講,今年加薪咁大障礙,你𠵱家同佢講民主,佢就會發現呢個政府真係好唔掂,民主可能真係重要喎。
記:佔中成功要素為何?
劉:佔中唔可以有灰色地帶。好似李柱銘個方案,只係確保泛民入閘,市民可能只係想投余若薇,就覺得OK,但係我接受唔到。總之方案一定要冇政治篩選,否則就冇凝聚力。
共產黨可能想拖住你,削弱佔領嘅動力。如果出年7月都未諮詢,咁你反乜嘢呢?我哋要話畀市民聽,佢咁拖法即係冇喇,更加要佔中。我唔驚,最多俾人罰錢。幾萬人佔中,佢拉得幾多?落口供都有排落,監獄都唔夠位啦。我哋唔係想感動共產黨,而係話畀全世界聽,佢係唔啱。

香港沒有全民公投法,年前的五區公投備受爭議,是成是敗經驗尚待總結,佔領中環是史無前例的大型公民抗命活動,最終目標是向中共爭取普選,明年佔中進入關鍵時刻,行動會如何發展,現時難以估計。

記:你認為佔中達到甚麼效果才算成功?
劉:根本唔使搵幾十萬人佔領,成唔成功在於全民方案有幾多人投票。當年五區公投死喺「起義」呢句口號,香港人唔會咁極端,時間醞釀又短。今次用愛與和平,我覺得OK。佔中需要多個工作小組,喺佔領之前做其他嘢,例如呼籲人唔交稅、抵制中資銀行,一步步升級,當保守嗰班見到你哋做咗咁多嘢,政府都唔理,就拉到佢哋企喺你嗰邊。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